中國外長訪問南太平洋,美國和澳大利亞“坐立不安”

文/行走斯圖卡
5月26日,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率領代表團抵達所羅門群島,開始對南太平洋國家的一連串外交訪問活動。拜登剛剛?cè)チ艘惶藮|北亞,中國就在西南太平洋進行活動,華盛頓坐立不安,國務院發(fā)言人普萊斯宣稱“這是一個匆忙且不透明的過程”。
除此之外,澳大利亞也是如此,此前中所簽署安全合作協(xié)議后,時任總理莫里森就一直對此事大放厥詞,仿佛中國踩到了它的尾巴一樣;這次王毅外長出訪的消息宣布后,澳洲新任外長黃英賢也宣布將出訪南太國家——看得出來,堪培拉和華盛頓一樣著急。
咋的?中國與其他國家進行外交往來,難道還要經(jīng)過華盛頓和堪培拉的批準?當然,我們知道他們在怕什么,是害怕中國和所羅門群島安全合作協(xié)議的一幕再度重演,這次中國外長率團出訪,沒準就會和哪個南太平洋國家簽署某個讓美國肺管子炸裂的協(xié)議——之前當聽說中國要和所羅門群島簽署安全協(xié)議的時候,白宮印太事務協(xié)調(diào)員坎貝爾立刻麻溜地爬上飛機,直飛所羅門群島;結(jié)果人在飛機上,中所兩國就把協(xié)議簽了,等他下了飛機就不知道自己該干啥——此事一直讓華盛頓耿耿于懷,這也就是美國一直關注中國在南太平洋外交活動的直接原因。
但是話又說回來,中國與其他國家的外交往來,與美國有什么關系嗎?中國不是華盛頓,不會脅迫其他國家在中美之間選邊站,也不會尋求構(gòu)筑一個針對第三國的“軍事或經(jīng)濟同盟”。有了美國這個反面教材,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咱不干;中國發(fā)展與其他國家的雙邊或多邊關系,是為了增進交流、促進貿(mào)易,實現(xiàn)雙贏。
然而美澳兩國卻認為中國想在南太平洋國家取代它們,做它們對南太國家做過的事情,這就是典型的“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5月26日,王毅外長在霍尼亞拉對記者表示,“中方同所方商簽的安全合作框架協(xié)議,是主權(quán)國家之間的合作,合情合理合法,一切都在陽光下運行”;他還進一步闡述了中所兩國推進安全合作的三原則:一是充分尊重所方國家主權(quán)、二是協(xié)助維護所社會穩(wěn)定、三是與地區(qū)安排并行不悖。王毅外長強調(diào),太平洋島國都是主權(quán)獨立國家,不是誰家的“后院”;都有權(quán)做出自己的選擇,而不是做別人的附庸。
《環(huán)球時報》特約評論員、前總編胡錫進先生也認為,“與美國干的那些事比起來,中國的角色真的是非常和平的使者了”,“中國與太平洋島國發(fā)展關系是堂堂正正的事情,美澳的猜忌和防范反而是他們鬼鬼祟祟的表現(xiàn)”;胡錫進先生還提醒稱,澳大利亞應該明白一個道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堪培拉應該尋求與中國建立友好關系,而不是為了討好華盛頓而不斷上門尋釁。
說真的,這個道理不僅適用于澳大利亞,也適用于華盛頓,乃至整個西方世界;中國在南太平洋的外交活動事實上跟它們無關,西方有些國家沒必要給自己加戲,否則只會自尋煩惱;更重要的是,一定要看開點,千萬別形成“應激綜合征”,要不然中國外長無論去哪都能讓它們食不安、寢不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