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節(jié),過不過?

高中每逢圣誕節(jié),班主任都會這么跟我們比喻:“鄰居家娶媳婦兒,你高興個什么勁兒?”人們哄堂大笑,覺得說的實在好,自然也沒了過的興趣。
抵制洋節(jié)的念頭伴了我很久,我還認真地琢磨過如何從根本抵制洋節(jié),但發(fā)現(xiàn),要抵制洋節(jié),就得去抵制經(jīng)濟全球化。把全世界的船都燒了,衛(wèi)星打下來,手機扔了,簡而言之,回到兩百年前。這讓我絕望,因為根本辦不到。
這個想法后來慢慢松綁,發(fā)現(xiàn)這其實不是回事兒。數(shù)典忘祖,崇洋媚外,都太極端。大家過日子,記著二十四節(jié)氣,洋節(jié)來了,也不用非板著臉。
對我來說,我太懶,冬至吃餃子都記不住,能把已經(jīng)忘的記起來就不錯了。以后,對于孩子,他想過哪個就去過哪個。他收到襪子里的禮物,問圣誕老人的出處,我就告訴他:“其實圣誕老人就是你爸爸我啦?!蔽蚁M芸鞓返爻砷L,到最后,把對節(jié)日這種文化的理解放到“人”上。節(jié)日本質(zhì)是一種人文關(guān)懷。
記得一個外國人跟著我們過端午,國人笑話他:“屈原是我們的祖先,我們?yōu)榧赖焖^,你跟著過什么?”老外很認真:“屈原是一個了不起的人物,我崇敬他,因此也紀念他?!?/p>
中華民族是偉大的,這不意味著其它民族就渺小。一些守舊派維護傳統(tǒng),因為他們根本不了解傳統(tǒng)??诳诼暵暆补啾久褡逦幕?,最后澆灌出來的是虛妄與卑怯。
真覺得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更應(yīng)該對其他文化敞開懷抱。酒香不怕巷子深,是騾子是馬拉出來溜溜,不比較,也沒什么高下可言。把門一關(guān),自居世界中心,不想被人家打了進來。有趣的是,老外在用堅船利炮打開我們國門的時候,也震驚異常:“堂堂的天朝之國,就這么被打破了?”西方的智者始終認可我們的思想,懷有敬意,反倒是我們,被嚇破了膽,徹底自卑了起來。
現(xiàn)在看,高中班主任那句話,好在諷刺的手段精妙,而不是背后的意義。鄰居家娶媳婦,邀你吃席,送你喜糖,你板著臉不開心:“可惡,新郎不是我!”,這有些小家子氣了。
說到底,節(jié)日對普通人,更像一種情緒的釋放,讓大家從沉悶的生活中解脫出來,抒懷暢興。人民群眾中,真知道節(jié)日淵源,軌跡變遷的并不多。本民族的節(jié)日我們自不會忘,遇到其他民族的節(jié)日,去體驗一下又有何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