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植牙都需要植骨嗎?植骨的作用是什么?
種植牙就像是一棵樹,想要讓這棵樹穩(wěn)穩(wěn)地站住經歷風雨,就必須要有土壤,還必須是質量不錯的土壤。這個土壤就是指骨頭,也就是牙槽骨。只有被充足牢固的土壤緊緊包圍,樹苗才能茁壯成長。
因此,對于一些因為外傷、牙根折斷、牙根炎癥等,在造成我們牙齒脫落的同時,也造成了牙槽骨不同程度的破壞、吸收和萎縮;而發(fā)病率很高的牙周病,更是專門破壞牙根周圍的牙槽骨,最后造成牙齒松動脫落,牙槽骨也所剩無幾。這類患者想要種牙,就必須先恢復牙根賴以生存的“土壤”——牙槽骨,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植骨”。

因此,患者在植牙前,醫(yī)師須做詳細的檢查和評估,再決定植牙前是否要先做骨質重建(俗稱補骨)。一般來說,齒槽骨高度至少約需 1~1.2 公分,寬度約需 0.6~0.7 公分以上,骨質密度也要達到一定的標準,這才達到植牙范圍。而對于一些牙槽骨正常的患者,是不用植骨的。

植骨的作用就像往墻上釘釘子,墻壁愈厚(骨頭高度大)、材質愈堅固(骨質密度高),植入的成功率就愈高、植體也愈穩(wěn)固,植牙后較能承載較大的咬合力。
另外,植骨手術視患者骨量缺損的程度不同,進行的時機也不盡相同,有時可在植牙的同時順便進行,有時則須先后完成。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