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耀 Magic2 體驗,滑出的全面屏依舊有缺陷

即便是智能手機出貨量開始下滑,但是充滿對未知的憧憬和躁動的 2018 年,依然稱得上是國產(chǎn)手機最好的年代。

目前滑蓋全面屏已經(jīng)成為國產(chǎn)旗艦手機的流行設(shè)計,榮耀 Magic2就是其中的一款,相比于劉海屏或是水滴屏,滑蓋屏幕不會強行改變屏幕體驗,而且因為滑蓋的操作習慣早早已經(jīng)被用戶所接受,所以榮耀 Magic2 和小米 MIX 3 這種滑蓋全面屏給用戶設(shè)定的學(xué)習成本也相對比較低。
至于滑蓋設(shè)計,有點倒退手機歷史的腳步,但是想到實物發(fā)展螺旋式上升的原理,也就不在多說了??傊?,在達到終點之前,所有的努力都應(yīng)該是有意義的,不管是彎路還是直路。

在用榮耀 Magic2 的時候,每逢打開手機,我都下意識地想要往上推起屏幕、滑開鍵盤,無奈是往下滑,剛開始有點不習慣。不過相比于水滴屏和劉海屏,滑蓋全面屏的缺陷也非常明顯,就是當前置鏡頭隱藏在滑蓋之下時,每次打開攝像頭要多一步,或者是在沒有下滑的時候無法使用一些前置攝像頭的功能,比如面部解鎖。當然,榮耀 Magic2沒有放棄指紋識別功能,把指紋識別模塊放到了屏幕下方,所以這點要比小米MIX 3好一點,但解鎖速度和成功率不成那么理想,和市面上的屏幕指紋解鎖相比,基本還比較滿意。
說起解鎖,我不得不佩服蘋果的faceid,不得不佩服蘋果的對創(chuàng)新的熟稔和對技術(shù)的自信。也覺得類似被動解鎖的動作稍加完善會取代類似指紋解鎖的主動解鎖交互,當從桌子上拾起iPhone X時,配合抬手亮屏、解鎖進入主屏這些輔助功能,很多時候幾乎在我意識到之前,手機就已經(jīng)完成了解鎖的一整套流程。

據(jù)官方的介紹,榮耀 Magic2 的滑蓋構(gòu)造為「蝶式五軌」,其實也就是這五個軌道中,四個軌道為互相嵌套的滑軌,第五個滑軌為微型輔助滑軌,其中的前四個嵌套滑軌應(yīng)該主要是用作提升整機強度,另一個滑軌可能主要用作提升滑蓋操控的手感。
說太多原理也沒有啥用,主要是體驗,由于構(gòu)造不同,榮耀 Magic2 的滑蓋手感和采用永磁滑蓋設(shè)計的小米 MIX 3 的手感并不相同。Magic2 的滑蓋的手感顯得更內(nèi)斂,更接近于老派的諾記滑蓋的手感——綿軟,不清脆,咔噠聲小。綜合體驗下,相對小米mix3的磁懸滑蓋,還是手感差一丟丟,個人體驗僅供參考。(如果小米 MIX 3手感比作是青軸,那么榮耀 Magic2 就是鍵程稍微有些長的茶軸——小米 MIX 3奔放,而榮耀 Magic2 綿柔,各有優(yōu)勢。)

榮耀 Magic2點亮屏幕,91.5%屏占比給人的視覺沖擊力還是很大的。榮耀 Magic2背部的攝像頭排列方式和華為P20系列相似,豎直三攝也被網(wǎng)友稱之為“感嘆號”設(shè)計。這個設(shè)計一直很棒,背部采用了3D曲面玻璃材質(zhì),做了漸變色處理,手感和顏值綜合來說還是不錯的。
榮耀 Magic2搭載了麒麟980處理器,這顆CPU在今年賺足了面子。麒麟980采用了7nm工藝制程,采用2個超大核+2大核+4小核的新架構(gòu)。跑分上,榮耀 Magic2的安兔兔成績?yōu)?52841分。除此之外,麒麟980還搭載了雙核神經(jīng)網(wǎng)絡(luò)處理單元(NPU),增加了AI算力,支持更豐富的AI應(yīng)用場景,拍照依舊很強勢,特別是錄像的AI模式。

這是一款激進但不失衡的榮耀旗艦,石墨烯散熱,游戲的發(fā)熱情況控制得比較好,3500mAh 的電池不算高,榮耀 Magic2 的續(xù)航能力也不是很差,而且,華為原裝的 40W 充電器也很大程度上也可以緩解續(xù)航焦慮(比蘋果良心)。

作為一款 4000 元以下價位的旗艦級別國產(chǎn)手機,榮耀 Magic2 很好地把握了平衡,除了出色拍攝能力和全面屏的突出點,這部榮耀新旗艦在麒麟 980 和 GPU Turbo 2.0、EMUI 9.0、YOYO 智能助手的加持下,并沒有出現(xiàn)明顯的短板。不過全面屏雖好,但是榮耀 Magic2 卻少有可以完全發(fā)揮全面屏優(yōu)勢的 APP,比如原生瀏覽器,其底部的導(dǎo)航欄在滾屏時是無法自動隱藏的,非常浪費屏幕。所以如何充分利用這樣一塊超高屏占比的屏幕也是榮耀和華為需要考慮的。
最后就是要說的,滑出的全面屏依舊有缺陷,小米MIX3也存在。

最大的優(yōu)點當然是無“劉?!壁吔?00%的全面屏,當然也有缺點,一是滑蓋全面屏需要額外的滑軌,勢必會增加手機厚度,電池將成為犧牲的部分。此外滑蓋升降自然存在縫隙(進灰),以及使用壽命的隱患,此外也將失去IP67或IP68級別的防水能力。
最近關(guān)于滑蓋升降的縫隙,不少網(wǎng)友表示,已經(jīng)不是能插一張A4紙了,而是快能插進一張銀行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