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懂《書譜》這五句話,讓你在書法上少走五年彎路

―
孫過庭的《書譜》是初唐最重要的書論,全文3700多字,涉及書學的各個方面。
因為原文太長,所以這里只挑選五句和大家分享。
–
1、學古人還是學今人?

貴能古不乖時,今不同弊,所謂“文質(zhì)彬彬,然后君子”,何必易雕宮于穴處,反玉輅于椎輪者乎?
書法是一門古老的藝術(shù),所以書法圈里有些人有“貴古賤今”的傾向。
按他們的說法,古人的書法質(zhì)樸,今人的書法妍美,妍美不如質(zhì)樸。
但是,按孫過庭的意見,事物總是會經(jīng)歷發(fā)展變化,沒必要那么抵制。
書寫者要學會處理古今的關系,學古但不要脫離時代,學今但不要沾染流弊。
孔子說“文質(zhì)彬彬,然后君子”,做人如此,寫字也是如此,既要有內(nèi)在的質(zhì)樸,也要有外在的文采。
我們沒必要放棄雕刻精美的宮殿跑去穴居,不坐飾以美玉的車子去坐沒有輻條的車子。
–
2、可以只學楷書嗎?

草不兼真,殆于專謹;真不通草,殊非翰札。
書法是一門博大的藝術(shù),至少有篆隸楷行草五種書體。
每個學書法的人,都會面臨從哪個書體入門、如何看待其它書體等一系列問題。
孫過庭說,在不同的書體背后有相通的書寫規(guī)則,雖說具體技法有時會有差異,但那種差異是同源異流的差異。
現(xiàn)在有些人,只是懂一點隸書或草書的皮毛,就在那固步自封,這樣的人是無法證得書法的大道的。
學草書的人,如果不懂點楷書,他的嚴謹性就很值得懷疑。
學楷書的人,如果不懂點草書,就會缺一種日常書寫的感覺。
–
3、美術(shù)字是書法嗎?

復有龍蛇云露之流,龜鶴花英之類,乍圖真于率爾,或?qū)懭鹩诋斈?,巧涉丹青,工虧翰墨,異夫楷式,非所詳焉?/p>
古代有龍書、龜書、梅花篆字等花里胡哨的字體,可以算是古代的美術(shù)字。
人們有時會用這些字,對事物做一個簡單描繪,記錄當前的祥瑞,有點書畫一體的意思。
如果在朋友圈發(fā)這種作品,應該會有不少人點贊。
但孫過庭指出,這些東西與其說是書法,不如說是繪畫,不是書法的正道,所以他懶得談這些東西。
在孫過庭的時代,文人畫還沒興起。
待文人畫興起以后,人們更多的是說“以書入畫”,而不是“以畫入書”,也是這種思想的發(fā)展。
–
4、書法可以看書自學嗎?

夫心之所達,不易盡于名言,言之所通,尚難形于紙墨,粗可仿佛其狀,綱紀其辭。
學書法最好還是找個老師,在邊上給你言傳身教。
如果邊上沒有明師,也可以找網(wǎng)絡明師,看教學視頻,然后把自己寫字的視頻發(fā)給對方,請對方指教。
書法最后要訴諸于手,很多事光看書是看不懂的。
不是說看書沒用,而是說在老師的指導下看書會更有收獲。
關于這點,也可以在孫過庭的《書譜》里讀到:
心里想的,不一定都能用話語說出來,能用話語說出來的,又不一定都能清楚地變成文字。我的《書譜》也只是寫個大概,把提綱和最重要的東西點出來。
–
5、怎么提高自己的審美水平?

聞夫家有南威之容,乃可論于淑媛,有龍泉之利,然后議于斷割,語過其分,實累樞機。
這句話其實是引用,曹植在《與楊德祖書》里說:
蓋有南威之容,乃可論于淑媛,有龍泉之利,然后議于斷割。
有南威(春秋時晉國美女)那樣的美貌,才可以談論別人好不好看;
像龍泉劍那樣鋒利,才可以議論別的東西是不是方便切割。
孫過庭說,雖然這話有些極端,但確實說到點子上了。
拿到書法領域就是說,想要提高自己的審美水平,最根本的方法就是提高自己的動手能力,認真學習寫字。
文字 | 咸魚癸
或直接加教務長為好友,咨詢相關事宜
?教務長3(大凝愛書法的全拼小寫:daningaishufa)
想學習書法或想了解關于書法的更多知識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大凝書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