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基礎自學畫畫,畫漫畫入門-線條的基礎與運用
我們在畫漫畫人物時,用線的差異和不同畫面基礎效果的添加,會對這幅畫帶來不小的影響。本期就介紹畫畫之前需要具備的基礎知識,如果在畫畫時帶著這些知識點去畫,也許會有與之前畫畫時不一樣的感覺。
線條的改造計劃
繪畫的用線與寫字的線條有較大不同,特別是漫畫的線條,要求細膩準確,能區(qū)分出層次感,下面就一起來畫出魅力的繪畫線條吧。
1.用曲線畫出柔和的線條
在繪畫的人物中,有一些部位的輪廓線條需要制造出柔和感,如女性的皮膚、柔順的頭發(fā)等等。這時候,在畫線時要抱有曲線的意識,用流暢的曲線表現(xiàn)出輪廓的柔和感。
畫曲線時手腕越放松,畫出的線條越流程,感覺也更柔軟。帶著畫出連貫曲線的意識,可以表現(xiàn)出頭發(fā)的柔軟感。而用曲線表現(xiàn)布料的邊緣,讓布料顯得輕薄柔軟。
如下圖

2.直線帶來輪廓的硬朗感
與曲線相反,如果采用較多的直線,就會形成線條間的不連貫,從而帶來輪廓比較硬朗的畫面效果,直線可以表現(xiàn)男性的肌肉感與較硬物體的質感。
畫直線時要注意頓筆的節(jié)奏,通過直線的轉折表現(xiàn)出堅硬有力的感覺。我們在繪制男性身體的時候,經常需要用到這種硬朗的線條,這種線條在表現(xiàn)肌肉硬度的同時,還能表現(xiàn)出骨骼的突起。而用折線表現(xiàn)布料的邊緣,布料顯得厚實硬挺。
如下圖:

3.畫面的層次由線條的粗細決定
漫畫的線條通常都比較簡單,在沒有灰度做輔助的前提下,我們可以用線條的粗細決定畫面中物體的前后空間感,從而體現(xiàn)出整個畫面的層次感。
線條對畫面的影響
當線條沒有粗細變化的時候,容易分不清層次,造成前后關系的混亂。而可以加粗的線條除了能夠凸顯畫面的重點,讓畫面更有層次感之外,還可以加強光影的感覺,讓人物更立體。如下圖:
①劉海處輪廓的粗線,使其與馬尾部分區(qū)分開了前后關系。
②加粗下巴部分的線條,體現(xiàn)出與脖子的前后關系。
③裙子的下擺線條加粗后,與頭發(fā)的線條區(qū)分明顯。
④手部較粗的輪廓線,讓其有處于裙子上方的效果。

補充說明:加粗不一定要用多次涂抹的形式,用力不同,也能讓線條產生粗細的變化。

添加線條的位置
如下圖:
①頭發(fā)發(fā)簇之間的縫隙處,需要加粗一些。
②臉龐輪廓以及脖子與下巴輪廓的交界出需要加粗。
③頭發(fā)搭在身體上時,與身體接觸部分的頭發(fā)輪廓線條需要加粗。
④身體線條與手臂線條連接出需要加粗。
⑤繪制與手接觸的道具時,接觸出的線條需要加粗。
⑥為了突然表現(xiàn)手部的層次感,整個手部輪廓的線條需要加粗。
⑦腿部上端與服裝交界處需要加粗。

補充說明:
注意縫隙間的加粗,是沿著線條由粗到細的。而直接在縫隙處涂黑的這種畫法是錯誤的。

4.單線與復線
在漫畫的線條表現(xiàn)中,除了線條的粗細外,還涉及到單線和復線的概念,加粗線條的本質也是復線的一種。了解這兩種線條的不同,能讓我們畫出更有表現(xiàn)力的畫面。
單線與復線的含義
如下圖,單線表現(xiàn)一條線段的形狀和走向,它對輪廓的表現(xiàn)十分清晰。而復線是用多條線表現(xiàn)輪廓,它們在相同的線條走向有一定的范圍內的波動,從而產生復線的效果。

不同畫面中的單線和復線效果
如下圖,單線效果表現(xiàn)出來的畫面顯得比較干凈整潔,很適合后期涂上灰度和上色。而復線表現(xiàn)的輪廓有不確定性,通過多次下筆能讓線條更加準確和靈活,這種效果通常出現(xiàn)在初稿中。

同一畫面中的單線和復線運用
單線和復線的共同組合,能表現(xiàn)出完成度較高的初稿,這種繪制方式很適合初學者認識和理解線條。

一次下筆不能確定輪廓的方向,多次下筆后產生復線(如下圖左)。復線的線條多了起來以后,自然就會形成粗細不同的線條(如下圖右)。

如果復線太多的話,會降低畫面的完成度,看上去像草圖(如下圖左)。而下圖右,復線與單線的結合,讓畫面效果更有張力。

補充說明:復線實際上是一種“試筆”,通過多次下筆的繪制,能修正第一筆線條的方向,讓輪廓更準確。

基礎畫面效果的制造
1.基礎畫面效果的范疇
當繪制完角色的線條之后,我們可以加重畫面線條并排一些陰影,以快速增強畫面效果。一個完整的畫面,是由這兩點共同完成的。
用線條區(qū)分畫面層次,陰影為畫面帶來立體感,共同組成完成度較高的畫面。(如下圖左)
如果沒有陰影,角色看上去就顯得較為單薄。這種畫面效果通常較為初級,只用于一些初稿之中,只有加入陰影以后才能較為完整地體現(xiàn)畫面效果。(如下圖右)

用排線來表現(xiàn)物體的陰影,以此來增加畫面的立體效果。灰色區(qū)域表現(xiàn)的是不受光源直接照射的地方,在人體繪制時運用排線的方式能增加畫面的層次感。(如下圖)

2.少量排線帶來陰影效果
排線是一種表現(xiàn)灰度的方式,這種方式較為方便,能快速地表現(xiàn)出人物和物體的立體感,是增強畫面效果的一種必備方法。
排線的運用方式
單獨一筆畫出來一條直線,將這些直線平鋪開來,就變成了一個有灰度的面。

根據排線的疏密,方向的不同,能構成不同感覺的灰面,將這些灰面應用于畫面中,就能為畫面帶來更好的效果。

可以將人體想象成一些簡單的幾何圖形,這樣更容易確定陰影的位置。

通常的畫面排線,用單一的排線方式就能快速表現(xiàn)出立體感(如下圖左)。用疏密不同的排線方式,能帶來不同的灰度效果,讓畫面更加豐富。

排線后,線條形成了灰面為畫面帶來立體的效果。如下圖:

陰影產生的位置
如下圖:
①下巴投射在頸部通常都會有一些陰影,這樣很容易區(qū)分下巴與頸部的前后位置。
②一些夾縫,如褶皺線條之中可以用少量排線來表現(xiàn)凹進去的感覺。
③女性胸部較大,胸部的下部分會有一些陰影,這樣很容易表現(xiàn)出立體感。
④陰影是沒有被光照射的部分,通常人體中方向朝下的部位都會產生陰影。
⑤被服裝遮擋的部分,有服裝投射的陰影,這樣能很容易將層次感表現(xiàn)出來。

3.用不同灰度表現(xiàn)色調
畫面除了陰影帶來的灰度,還可以用一些密集的排線來表現(xiàn)固有色,這樣可以讓畫面的色調產生一些變化,以此來增強某些部分的辨識度。
排線的運用方式
將帽子和外套用較深的灰度表現(xiàn),可以很好襯托出頭發(fā)的線條,而不至于混成一團。如下圖:
①通??梢杂貌煌{的服裝搭配或不同發(fā)色來區(qū)分出不同區(qū)域,讓層次感更加直觀。
②深色固有色的物體,陰影也會更加深一些,可以用更加細密的排線來表現(xiàn)陰影。

4.畫面的裝飾性體現(xiàn)
一幅漂亮的畫面是由基礎結構和裝飾部分共同表現(xiàn)的,在服裝方面,我們可以適當添加一些小裝飾,讓畫面看上去更有細節(ji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