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京人的故事【19】

白銀的誘惑
?
“八字胡”斯韋恩當上了國王,他表面上是個基督徒,但實際上卻沒有斷過古老的維京傳統(tǒng)——從其他國家掠奪財物,大把大把的白銀都流入了丹麥。
?10世紀時,丹麥接受著來自阿拉伯、拜占庭以及西方國家的銀幣,其中質(zhì)量最好的就屬阿拉伯的迪拉姆銀幣,含銀量高達90%。但到10世紀中葉,迪拉姆銀幣的含銀量急劇下跌到了5%,要想作為一個成功的統(tǒng)治者,斯韋恩需要選擇一個新的白銀供應(yīng)源。而他心中早有答案,英格蘭,從異教徒侵略中恢復(fù)元氣的英格蘭。在經(jīng)歷阿爾弗雷德家族四代的統(tǒng)治后變得欣欣向榮,但現(xiàn)在的英格蘭正在經(jīng)歷一個權(quán)力的真空期,年輕的先王在參觀王宮時被人刺死,權(quán)力掌握在貴族手里,而新王“決策無方者”埃塞爾雷德正在努力掙脫他人的控制,達到獨立自主。

但在這時,維京人由奧拉夫·特里格維遜帶領(lǐng),再一次來到了不列顛。埃塞爾雷德起先想到用軍隊去抵抗,但卻因為將軍愚蠢的領(lǐng)導(dǎo),被維京人所屠戮。埃塞爾雷德這時意識到了軍隊的不可靠性,試圖走那條老路——給維京人送錢。收到了一萬磅白銀的奧拉夫卻又來搶劫了,還帶上了“八字胡”斯韋恩。他們搶劫了英格蘭南部除了倫敦以外的大城鎮(zhèn),埃塞爾雷德這一次又打算給錢打發(fā)走,但前提是他們得皈依基督教。而“八字胡”斯韋恩和奧拉夫本來就是基督徒,所以埃塞爾雷德變成了他們的贊助者,兩位維京首領(lǐng)再一次乘著船回到了故土。此后,奧拉夫在挪威大力推行基督教,修建教堂,向偏遠的地方傳教。

但挪威內(nèi)部許多人都對奧拉夫不滿,雖不是因為其強硬的傳教,而是因為他將斯韋恩遠嫁波羅的海部落首領(lǐng),卻又逃跑來到挪威的妹妹包庇,甚至還娶她為妻,使得兩方惹下了不共戴天之仇。后來,奧拉夫野心更起,想要統(tǒng)治全斯堪的納維亞。她的野心很快招致瑞典和丹麥的警惕,雙方組成聯(lián)盟,與奧拉夫決一雌雄。當奧拉夫的艦隊航行于丹麥和瑞典中間的海域時,丹瑞聯(lián)軍有著70艘艦艇的艦隊襲了過來,遠勝于挪威的18艘艦艇,奧拉夫很快便落入了水中,為了不被敵人俘虜,他到死也抓著手中的武器為了快速下沉。
奧拉夫死后,丹麥瑞典兩方瓜分了土地。而這時候的英格蘭,埃塞爾雷德一直在給斯韋恩和奧拉夫白銀以求和,但他發(fā)現(xiàn)英格蘭北部丹麥區(qū)的人不僅包庇維京人劫掠,甚至還與他們合作謀利。埃塞爾雷德便下令屠殺丹麥區(qū)的居民,但這將會是他此生做過的最錯誤的決定——被屠殺的人中有斯韋恩的妹妹,不久后斯韋恩便來報仇了。最后埃塞爾雷德竟倉皇逃往歐洲本土了。
斯韋恩征服了英格蘭,卻在幾周后就病逝了。他的兒子克努特還沒有成年。他完成了連伊瓦爾都沒有做到的霸業(yè)——征服英格蘭,成為一代海洋霸主,他做到了前一點。而后面的一點他的兒子克努特卻做到了,在這個維京人不再“維京”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