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女性51歲。原發(fā)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5年余。曾在我院及外院血液科治療4年余,血小板一
2022-03-14 18:58 作者:中醫(yī)師張先生 | 我要投稿
一女性51歲。原發(fā)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5年余。曾在我院及外院血液科治療4年余,血小板一直在4萬以下徘徊。經(jīng)人介紹來診,來診時皮膚瘀斑,牙齦出血,尤令人驚異者為其自感燥熱甚,胸內(nèi)如有一火球,翻騰不已,時上竄頭部。汗多怕熱,肩頸部疼痛畏冷,舌偏暗紅而絳,脈沉細無力。立即予引火湯引浮越之火下歸腎元:
熟地,巴戟,天冬,麥冬,茯苓,五味子,肉桂(后下)荊芥炭,茜根炭,生地炭。
服后燥熱感迅速消退。后以此方加減,先后加過龜膠、鹿角膠、田七、琥珀末、補骨脂等以溫陽活血之品。復查血小板,已升至正常水平11.3萬。強的松也減量至7.25mg/日。然07年年初,患者血小板又持續(xù)下降,最低降至1.7萬,皮膚牙齦偶有輕微出血,疲勞感又加重、胸內(nèi)火球感雖一直未再出現(xiàn),然頭面部感燥熱如火,汗出潮熱,怕冷怕熱,舌暗紅脈沉細微。強的松加量至20mg/日,效果不顯。遂以溫潛之法,于引火湯中加入大劑四逆湯挽衰退之陽,加靈磁石、龍骨潛納浮游之火。
熟附子由30g漸加至120g,炮姜炭60g,炙甘草60g,熟地90g,巴戟30g,天冬30g,麥冬30g,茯苓15g,五味子6g,肉桂5(后下),黃芪30g,當歸15g,白術(shù)15g,靈磁石45g(先煎),龍骨30g(先煎),炒黃連5g,酸棗仁25g,補骨脂20g,山萸肉30g,牛膝5g。
服后血小板迅速上升,5月11日復查血小板上升至18萬。精神佳,無皮膚、牙齦出血,熱氣上沖頭部冒火諸癥亦消失。現(xiàn)強的松已減量至12.5mg/日,繼續(xù)服藥鞏固。(歐陽衛(wèi)權(quán))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