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算不算是另類的讓球?馬龍許昕劉詩雯主動退賽有感
10月25日中國乒乓球隊公布休斯敦世后賽參賽人名單后,在社交媒體上引起一片熱議。問題的焦點就是馬龍,許昕,劉詩雯三人在社交媒體上宣布主動退出世乒賽。如果他們不退賽,那么馬龍有很大的幾率再次拿到男單冠軍,許昕/劉詩雯也很可能蟬聯(lián)混雙冠軍,劉詩雯晉級女單決賽也并非不可能。這并不是什么癡人說夢。2019年世乒賽前馬龍、劉詩雯的狀態(tài)都很差,僅以第五名的身份入選參賽陣容,誰能想到他們會最終奪得男女單打冠軍。所以永遠不要低估一顆冠軍的心。那么他們這次主動退賽,算不算是另類的讓球呢?

自從1959年榮國團在第二十五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奪得了男子單打冠軍以來,中國乒乓球隊一直處在世界乒壇的前列。近二十多年更是稱霸乒壇,一騎絕塵。中國乒乓球隊以前有一個讓球的不好做法,其影響最大是何智麗風波。
1987年印度新德里世錦賽,何智麗與隊友管建華在半決賽遭遇,另一組對決是韓國球員梁英子和中國選手戴麗麗。隊內決定讓何智麗把決賽機會給管建華。這樣體能不好的梁英子即使贏了戴麗麗晉級決賽,當遇到削球手管建華也會體能不足導致輸球。然而何智麗卻沒有讓球,擊敗管建華晉級決賽。決賽的何智麗3-0擊敗了韓國梁英子奪冠。之后發(fā)生的事情很復雜,最終導致何智麗出走日本變身小山智麗。1994年小山智麗在廣島亞運會一天之內先后擊敗陳靜、喬紅和鄧亞萍為日本奪冠。

在比賽場上,這種讓球的行為明顯違背了體育精神,大大打消了運動員的積極性,長此以往只會阻礙乒乓球事業(yè)的健康發(fā)展。無論是受害者還是受益者,在比賽結束以后都會承受極大的心理壓力,消磨對乒乓球的熱愛。所以現在中國乒乓球隊的這種讓球行為再也沒有了。2021年東京奧運會男單決賽場上,馬龍與樊振東真刀真槍的較量。教練組坐上觀眾席上兩不相幫的一幕都幾乎都成為中國乒乓球隊的傳統(tǒng)了。
然而運動員自己高風亮節(jié)“主動”退賽,就堵住了所有人的譴責之口。這可不算讓球,因為并沒有參加比賽,何來的讓球?從源頭上避免了不可控的局面。還可以美其名曰:“磨煉年輕運動員的大賽抗壓能力與擔當?!?/p>
有什么比在賽場上戰(zhàn)勝傳奇人物馬龍更能磨煉年輕運動員的大賽抗壓能力與擔當的事情?十四屆全運會男團決賽樊振東力挽6個賽點戰(zhàn)勝馬龍。賽后樊振東直言:“戰(zhàn)勝馬龍是我一直的渴望,我做到了!”這樣的樊振東更加霸氣十足,因為他通過了傳奇馬龍的考驗。
現在這樣的機會沒有了。無論樊振東如何成為世乒賽男單冠軍,他依然沒有在世乒賽男單決賽的賽場上戰(zhàn)勝過馬龍。無論陳夢如何成為世乒賽女單冠軍,新的大滿貫選手,她仍然在世乒賽女單決賽的賽場上被劉詩雯打了一個11:0,而無法再贏回來。歷史不會改變,新獅王登頂并不是通過戰(zhàn)勝老獅王,而是老獅王“主動”離家出走而自動獲得的,這多少有些影響新獅王登基的形象。

菩薩怕因,凡人怕果?;蛟S國乒教練組認為,只要休斯敦世乒賽包攬五冠,這件事的影響就會消除掉。甚至丟掉一兩個冠軍,也可以用交學費來搪塞過去。但是事情真的會這么簡單嗎?如果我是一個有乒乓球天賦孩子的家長,以前我只會考慮讓孩子努力進入中國乒乓球國家隊?,F在我會想加入其他的國家隊是不是更好一些?像盧森堡的倪夏蓮,只要實力足夠沒人打敗你,就算打到60歲代表國家隊出戰(zhàn)也沒問題。而不需要“主動”給新人讓路。
借用《無限恐怖》第一智者楚軒口頭禪:“凡人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