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譯」|丹青追夢 水墨本色-中國當代書畫名家個人云展覽


【個人簡介】
高譯,1962年生于北京。字,墨真;號,道子;又字,丹頂仙子;又號,野逸之人。1994年畢業(yè)于北京大學哲學系美學專業(yè),獲碩士學位并留校任教,在北京大學藝術學院從事書畫藝術教學,主講與研究方向中國書畫藝術美學與書畫創(chuàng)作至今。1993年榮獲北京大學哲學系“馮友蘭”獎學金,2012年榮獲北京大學優(yōu)秀教學科研獎“楊芙清王元陽”雙院士獎,2018年個人專著《中國畫藝術美學》榮獲中國文聯第三屆“啄木鳥杯”文藝理論優(yōu)秀著作獎。已出版理論專著《中國畫藝術美學》《中國書法藝術美學》《中國書法藝術鑒賞》;個人畫集《中國當代名家畫集——高譯卷》(人民美術出版社)2009年,《中國近現代名家畫集-高譯卷》(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2011年等十多部。現為北京大學藝術學院教授,中國畫碩士研究生導師,北京大學中國畫高研班導師,北京大學書法研究所導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書協行業(yè)建設委員會會員。
【作品鑒賞】
唯美地執(zhí)著
—高譯近作印象丁寧

高譯先生是我多年的同事,彼此間也多有了解,不過,他還是給我以不斷的驚喜,這次他出版的近作集就是一例。

值得一提的是,高譯對于藝術的癡迷幾乎是無以復加的。他恨不能將所有的時間都投入到藝術之中,因而,可能是常常沉浸在創(chuàng)作狀態(tài)中的緣故,他對藝術以外的事物的觀感就偶爾會給人仿佛超然和隔世的感覺,或者會對視野中的一切給予藝術的愿景,聽上去令人迷戀卻又極不可能。可是,這恰恰是熟悉他的同事和友人喜歡他的地方。我個人相信,他的這種長久地處于藝術之中的天真狀態(tài)對他自身而言一定極妙,也是成全他的藝術風格的重要因素。

高譯特立獨行地吸納從傳統上的大師到當代名家的一切可以為我所用的因素??墒?,與他的謙遜相伴的卻是他過人的自信。他對藝術的把握往往有自己特定的思考,因此,他我行我素,一路走來,留下了大量的可圈可點的佳作。這次出版的畫冊就是一個證明。

應該說,高譯是有藝術上的追求目標的。他一次次地回 顧自己的創(chuàng)作,調整自己的探索路子。在我看來,他已經越來越對唯美的意義情有獨鐘了。展看他的近作,令人印象深刻的正是作品中那份高貴而又優(yōu)雅的境界。展看他的畫作不失為一種愜意的享受,因為每一幅畫面都洋溢出一種令人醉心的唯美氣質。無論色彩、構圖抑或情致,都有一種迷人的詩意。尤其是鶴的形象的選定,一定是藝術家的心意投射,因為它確是跟唯美最為貼合的載體,它的超然、高雅、純潔、瑞祥,以及一切別的美好的聯想,都自然而然地趨向于一種唯美的意境,營造出令人回味無窮的視覺氛圍。

不過,可以注意到,往往唯美的趣味會止于秀美,也就是說,格局可能不大??少F的是,高譯的畫盡管無不唯美,可是,有些作品依然不乏壯美的氣勢。我相信這是藝術家得益于中國傳統美學的熏陶的結果。眾所周知,在中國的傳統藝術中,往往有秀美和壯美并行不悖甚或相得益彰的成功例子。人們在這樣的藝術之前不是感受那種主體在崇高對象面前被壓倒的痛感、渺小感,也不是僅僅領略其中詩意綿綿的柔情雅致,而是兩種審美格調的交相為濟的特殊體驗。高譯通過書法和繪畫的身體力行來體會這種中國傳統藝術中所擅長的審美風格的調停,所感悟的程度想必會比常人深刻許多,這樣,他在兩種美學風格的空間中自由穿行,就得到了更為顯著的表達高度的舒展空間。

高譯的藝術探索還有很長的道路。我堅信,將藝術視如一種生命的約定的藝術家是不會停止自己的腳步的。

不由得想起英國唯美主義美學家沃爾特·佩特在談到藝術的美妙時的一種由衷感悟:“只有在此時此刻,某種激情的心境、洞見或智慧的昂奮,才對我們有著不可抗拒的真實感與魅力……總是能使這種宛如寶石的火焰熾烈燃燒,保持這種心醉神迷的狀態(tài),就是人生的成功。”?(作者系北京大學藝術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