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yōu)槭裁磿X得現(xiàn)實越來越魔幻?
可能,是因為我們失去了真實感。
所謂真實感,指的是一種心理預期與實際情況相符的感覺。
這種感覺,是建立在每個人所獨有的三觀之上的。
而所有的欲望,則都是建立在真實感之上的。
唯有這種感覺,才能讓我們清醒地感受到什么叫活著。
很少會有人愿意永遠沉淪在睡夢之中,因為一切都是虛假的。
諾蘭自編自導的科幻大片《盜夢空間》,也正是基于這個共識才得以自洽。
哪怕是最虔誠的信徒,也只是將真實感的基石轉化為宗教敘述罷了。
他們同樣也有欲望,只是跟沒有宗教信仰的人不一樣。
無數(shù)人終其一生,卻始終求而不得的靈魂契合。
其實,只不過就是真實感的契合。
當他覺得電子游戲是第九藝術,而她卻只覺玩物喪志的時候。
當她覺得榴蓮、螺螄粉是人間美味,而他卻只覺臭不可聞的時候。
當TA覺得先有雞還是先有蛋值得探討,而TA卻只覺毫無意義的時候。
靈魂就那么簡簡單單,變得不契合了?
與其把責任甩給虛無縹緲的靈魂,倒不如實實在在的真實感更為貼切。
當我和你一樣覺得做人得講道理,應該保持足夠的耐心。
當你和我一樣覺得人生苦短,應該及時行樂。
那我們,就是志同道合的好朋友了。
至于其他的,總會有不同的見解,但是那又如何呢?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才同而不和。
莫名其妙把話題扯遠了,還是回歸正題吧。
我們?yōu)槭裁磿X得現(xiàn)實越來越魔幻?
或許,是因為實際情況與心中預期毫不相干。
但只要不斷降低心中預期,總可以接受這樣或是那樣的現(xiàn)實的。
可能否認同,就又得因人而異了。
刪刪減減了半天,到這竟然還有六百多字。
肯定會有人覺得廢話連篇,可是怎么辦呢。
誤解,往往就是因為語言的局限性所導致的。
既然極大概率沒有完美契合的真實感,那就只能盡量多說一點了。
畢竟,領導們要求我們【凡事先從自身找原因】。
希望在他們真正學會自省之前,我們可以率先告別精神內(nèi)耗吧。
好安全的結束語,善良又老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