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特甲板上的冷門細節(jié)
艦島
相比尼米茲,福特的艦島后移了近43米,大小只有18.2x9.1米,大三角區(qū)的面積得以大大拓寬,艦島前方可以擺放更多的艦載機,在尼米茲上,2號彈射器后方的中部飛行甲板設立的停機區(qū)一般只能停放4架艦載機,在福特上重新恢復至6架,最多甚至可以擺放10架,這些設計上的優(yōu)化讓福特在周轉階段可以將更少的艦載機放到艦尾方向,以節(jié)省調度時間

為了彌補艦島后移造成的前向視野遮擋問題,艦島加高了一層甲板以獲得和尼米茲相同的前向視野;同時為了方便靠港和船舶停靠工作,艦島位置有所外移,艦島的右舷瞭望站更加突出以更好地地觀察右舷外飄下沿,此舉也順帶取消了尼米茲艦島外側通道用于臨時存放彈藥的“炸彈農場”,杜絕了飛行甲板上的一個爆炸火災隱患,另外由于福特的艦島面積大幅縮小,尼米茲上設置的旗艦艦橋在福特上被取消

加油點
在尼米茲上,飛行甲板上的所有加油管都布置在飛行甲板外的通道中,地勤需要拉著加油軟管橫跨飛行甲板才能在給停在靠近艦體中線或者熱車狀態(tài)的艦載機加油,既耗時效率也不高;在福特上,艦載機平常最需要加油的位置附近增設了6個飛行甲板內加油點,避免了這一麻煩

飛機升降機
由于在實踐中,尼米茲艦島后方的3號飛機升降機使用頻率最低,在進行艦載機回收作業(yè)時,使用該飛機升降機從機庫上升到飛行甲板的飛機在調度時會侵占降落區(qū),因此在福特上便將該用處不大的飛機升降機取消,并重新安排1、2號飛機升降機的位置,以換取更多的甲板停機位,而飛機升降機的外形也進行了修改,從小鷹上開始使用的經典的五邊形改為梯形,以提高艦載機進出飛機升降機的便利性

彈藥升降機
尼米茲級的1~8號艦在飛行甲板上共裝備了3臺彈藥升降機,從前往后分別安裝在1,2號彈射器之間,2號飛機升降機左前方的甲板以及艦島左側的甲板上,盡可能靠艦體中線布置以得到更好的保護,這是冷戰(zhàn)時期為了提高生存力的設計,但也有不小的弊端,例如1,2號彈射器在用于艦載機的起飛時便無法使用兩者之間的彈藥升降機,其余2臺彈藥升降機使用時容易對飛機的調度產生不便
為了改善這個缺點,9號艦里根重新設計了艦島,將其往后進行了適當的延長,并將3號彈藥升降機從飛行甲板外移至艦島內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彈藥升降機和飛機調度之間的矛盾

福特則對彈藥升降機的位置進行了更為徹底地修改,1、2號彈射器之間的彈藥升降機外移至右舷外飄甲板外沿,解決了1、2號彈射器使用時彈藥升降機不能使用的問題,在1號彈射器導流板后方增設1臺彈藥升降機,2號飛機升降機左前方的彈藥升降機移至其前方,同時取消了艦島內的彈藥升降機,這3臺彈藥升降機直通福特在02甲板專門設計的彈藥中轉和處理區(qū),并通過另外3臺彈藥升降機連通艦體深處的彈藥庫
除此以外,福特還在1號升降機后方增設了1臺通用升降機,直通機庫所在的主甲板,除了用于彈藥轉運外,還可以把飛行甲板上的傷員,零備件,快遞等人員和物件運送到機庫,而機庫內也設置了4臺直通彈藥庫的彈藥升降機

彈射器
4臺EMALS相比尼米茲上的C13蒸汽彈射器,位置都有些許前移,加上彈射器軌道長度略有縮減,彈射器和導流板之間的距離被拉長;另外得益于飛機升降機位置的變更,福特的1號彈射器的導流板位置進行了重新設置,位置和2號彈射器的導流板處于同一水平線上
在尼米茲上,由于設計之初的局限性,4號彈射器導流板的位置飛行甲板寬度不夠,無法安裝和其余3臺彈射器相同的全尺寸導流板,對飛機尾流的偏轉作用更弱,在該導流板后方停放有艦載機時,4號彈射器不能彈射部分發(fā)動機尾流強勁的艦載機,例如F-35C,福特在設計時便針對性地加寬了此處的飛行甲板并換用全尺寸導流板,徹底解決了這一問題



本文轉L大,為L大原創(chuàng)。
以后此類問自己文章將專門放在福特級航母最新消息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