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日瘋狂:日本長十二厘自走炮
2020-08-26 10:41 作者:lancer1117 | 我要投稿

日本二戰(zhàn)末期將120毫米海軍艦炮裝在九七式坦克底盤上用來直瞄射擊美軍登陸部隊,而這些可以機動的海岸炮也將成為拯救日本本土免于盟軍入侵的最后手段。

長十二厘自走炮:日本,I 級坦克殲擊車

優(yōu)點:強大的火力、良好的機動性
缺點:防護薄弱、彈藥有限

歷史背景:日本投降后,盟軍在橫須賀海軍基地附近發(fā)現了這型特殊的自行火炮。日本人通過可旋轉的底座裝置將120毫米海軍艦炮安裝在九七式中型坦克的底盤上。很明顯,這型火炮是在匆忙改進的。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的最后階段,日軍損失慘重,軍事生產力不足迫使陸軍和海軍司令部尋求任何可行方式來保護島嶼免受盟軍登陸威脅。

該型自行火炮沒有任何防護措施,安裝在脆弱的底盤上的大口徑的艦炮只能允許火炮在相當有限的射界內進行直瞄射擊,以避免過大后坐力帶來的傾覆。盡管存在諸多缺點,該型火炮仍然將被大量制造,在日本群島的沿海防線進行迅速部署,并在盟軍接近視距時發(fā)起攻擊。

沒有防護的炮塔加上較高的操作臺使得乘員無法防御來自敵方的任何機槍,空襲以及火炮的打擊。然而,強大的120毫米艦炮發(fā)射的每發(fā)高爆破片彈都包含將近2千克的TNT當量!當時的日本指揮官們認為犧牲乘員的生存性換來如此強大的火力是值得的。如此強大的巨炮勢必需要花費一些時間進行裝填,所以每次射擊后車長們都需要為它尋找合適的掩護。幸運的是,即便搭載了如此重的艦炮,九七式的底盤依然可在良好地形條件下達到超過40千米/時的速度。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