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你的PC發(fā)起散熱鉗形攻勢,益德EDAC-Q270主板體驗

近兩年遠程辦公逐漸成熟,同時各種云服務也慢慢融入到了很多人的生活中,而要像在這些方面獲得更好的體驗,PC依然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柱。雖然近十年來DIY主機不斷受到來自智能手機和輕薄型筆記本的沖擊,但在性能、創(chuàng)新以及使用體驗上,DIY主機依然有著其它平臺難以媲美的優(yōu)勢。
特別是國產品牌,近些年也是在DIY主機的各個領域,實現了比較出色的表現,比如在主板方面,幾大主流的國產品牌就占據了絕大多數的市場份額,與此同時,游戲額小眾品牌,也在不斷探索DIY主機更多的可能,比如益德旗下的元得電子,作為一家比較年輕的科技品牌,今年就推出了一款設計獨到的主板產品,也即這款采用CPU反裝設計的EDAC-Q270主板。
在DIY主機上面,主板確實是一件比較耐用的組件,不過在結構方面,PC主板已經很久沒有改進了,這次EDAC-Q270主板就對常規(guī)主板的結構做了一次名副其實的“翻天覆地”的改造,也即將CPU進行了反裝設計,將主板上幾乎所有的晶片組放在同一面,同時又將幾乎所有的主板接口放在了另一面。
這樣新奇的設計確實給DIY帶來了更加有趣的可能,特別是排除了內存、顯卡等主要組件高度的限制之后,CPU可以獲得更加開放的散熱空間,這也足以為一些性能較高的CPU設計出完全夠用的被動散熱系統(tǒng),同時又可以大大節(jié)省機箱的空間,此前要想在普通主板上實現完全被動散熱,通常需要比較巨大體積,并且往往只能在ITX平臺上實現,而元得的EDAC-Q270則是一款標注的ATX主板。
當然,可能有很多參數黨對Q270平臺不滿意,畢竟現在Z490平臺都已經上市,但考慮到EDAC-Q270本身作為實驗性產品的定位,以及硬件兼容性和生產成本等方面的因素,Q270平臺雖然顯得有些保守,但用于DIY以及一些工業(yè)場景,基本是沒有問題的,比如將EDAC-Q270改造成全被動散熱的高性能NAS,或者小型團隊的服務器等。
特別是在使用高性能主機的時候,往往需要強大的散熱系統(tǒng),這時候就難免要用到轉速高的風扇,從而產生較高的噪音,這對于一些工業(yè)應用來說影響確實比較大,而以往在這些使用場合,因為要同時滿足靜音和空間占用低的要求,通常使用的是比Q270這種平臺性能更低的主板以及CPU,而EDAC-Q270這種CPU反裝的設計確實給這類應用帶來了一些新思路。
初看上去,這款主板的做工還算可以,但是在很多細節(jié)上面有待提升,另外也不難發(fā)現,這款主板的DIY空間比較大,但是對于多數玩家來說,上手難度也大了些,首先就是機箱方面目前還沒有合適的型號,此外像是主板的南橋,EDAC-Q270也沒有配備散熱模塊,需要自己動手配置。
因為EDAC-Q270目前版本中是使用標準的內存條,所以對正面安裝完配件后的高度有一定影響,這樣的配置也是為了能夠獲得4通道DDR4內存(2133/2400MHz)的支持,獲得最高128GB的內存空間,如果使用筆記本低壓內存接口,當然還可以進一步壓縮主板正面的空間,但也難免將內存槽減少到2個。
其它板載芯片方面,聲卡部分是采用了Realtek ALC892,型號不算新,但是性能表現良好,網卡部分則是采用了Intel i211,可以適應10/100/1000Mb的網速,因此用來作為辦公或是工業(yè)用途的主機完全合適。值得一提的是,因為EDAC-Q270主板的反裝特性,這些主要的芯片都在CPU接口一面,使得常規(guī)機箱更加不適合這款主板,容易被背板損傷到。
另外在這個正面,主要的接口配置也比較齊全,除了四條內存插槽之外,還有2個PCI-E X16插槽,可以用來安裝顯卡等配件,外加PCI-E X1插槽1個,確保了主板本身的擴展性,此外存儲類接口方面,還有1個M.2接口,便于安裝速度更快的固態(tài)硬盤,提升主機的性能,以及6個SARA 3接口,用來安裝硬盤會比較方便,改造稱NAS也沒有問題。
最后在一些小的接口上,EDAC-Q270的配置也比較全面,常用的前置USB、音頻等前置I/O接口也一應俱全,并且有可以轉接VGA的接口,便于核顯處理器的使用,此外主板上面還直接配備了一枚USB-A接口,大大提升了配置和使用中的靈活性。
不過整個主板在接口方面的優(yōu)化,除了CPU一處比較明顯之外,其它部分的結構都比較常規(guī),沒有特殊的優(yōu)化。另外,因為EDAC-Q270很多主要的芯片都在CPU接口那一面,一般是和機箱背板貼合的地方,所以如果使用的不是定制主板,可能會有磨損的風險。
EDAC-Q270在后置I/O接口上面的配置比較高,顯示接口包括1個VGA和1個DVI,以及一個HDMI,數據接口包括4個USB-A 3.0,2個USB-A 2.0以及一個USB-C 3.1,擴展性較好,最后這款主板還配備了兩個RJ45網口,這種設計可以實現雙網一類的應用,用作服務器使用時,可以獲得更好的在線穩(wěn)定性。
這款主板主打的就是CPU靈活的散熱系統(tǒng),除了可以安裝標準主板的各類散熱器之外,也更容易定制散熱器,特別是對于環(huán)境噪音要求高的使用場景,可以在EDAC-Q270上面獲得更大的可支配散熱空間,因為這款主板本身的尺寸是305mm x 245mm,基本上選擇定制機箱的話,整塊面積都可以用上,由此可以獲得更大的散熱面積,在保證性能的同時,確保散熱的可靠性。
當然,EDAC-Q270目前的局限性也在于自身的散熱模式,現在市面上基本找不到合適的被動散熱組件,很多常見的被動散熱機箱,也大多是為工業(yè)主板,或是ITX小型主板設計的,因此對于普通玩家來說,為EDAC-Q270定制一套被動散熱器,也要花去很高的成本,不過相信元得應該也可以提供一些配套的散熱解決方案,但是目前在機箱和散熱方面,暫時只能讓EDAC-Q270將就一下了。
這次配套的CPU選擇了相對入門的6代賽揚G3930T,一款基于Kaby Lake架構的處理器,性能適中,作為辦公平臺,或是服務器平臺都比較合適,而且這款處理器集成了Intel HD Graphics 610核顯,因此也不需要額外安裝顯卡,這樣可以進一步壓縮EDAC-Q270日常使用中所需要的空間。
至于內存、硬盤等配件,則是選擇了相對常規(guī)的配置,當然,EDAC-Q270本身也可以安裝M.2接口的固態(tài)硬盤,這樣可以進一步提高主板的集成度,此外2.5英寸的固態(tài)或機械硬盤也是可以考慮的選擇,這都可以大幅壓縮所需要的機箱空間,充分利用EDAC-Q270對被動散熱支持度高的特性。
不過在安裝各項配件的時候,不難發(fā)現EDAC-Q270確實和常規(guī)的主板有著顯著的不同,由此也容易產生一些難題,比如常規(guī)主板,我們可以直接平放桌面安裝內存等硬件,但是EDAC-Q270的CPU和內存等接口分布在主板兩面,這就為安裝帶來了一些麻煩,比如常見的散熱器扣具,很容易被CPU接口背面的元件所遮擋,當然,這也算有利有弊,在CPU接口面安裝散熱器時,也不會被后置I/O或者內存條遮擋。
Q270算是一套比較穩(wěn)定的平臺,不過在性能方面有一定的瓶頸,但作為辦公或是工業(yè)方面應用的平臺,基本上是沒有問題的,而且EDAC-Q270提供的接口也比較全面,確保了這款主板的擴展性,不過這款主板提供的BIOS確實比較基礎,可能會影響其性能和擴展性的發(fā)揮。
經過一段時間的使用,感覺這款主板的穩(wěn)定性不錯,同時接口也比較全面,具有足夠的擴展性,不管是存儲還是顯示接口,都比較充足,用起來更加方便一些。但是這款主板的內置BIOS比較簡陋,用起來并不方便,此外在安裝時需要在散熱器方面花上不少工夫,另外這款主板本身的配置比較均衡,同時受Q270平臺性能瓶頸的限制,EDAC-Q270主板的實力并不出彩,如果是單純的DIY,當然也會有一定的樂趣,但如果是辦公或工業(yè)用途,還是需要完整的散熱和平臺方案進行配合。
總之來說,EDAC-Q270確實是一款很新奇的主板,在很多方面的設計都很有特點,做工也基本沒有問題,雖然在性能上不算強,但考慮到基本不會有人將其作為游戲娛樂的主機使用,所以在一般辦公以及工業(yè)應用環(huán)境中,EDAC-Q270不僅有足夠的性能表現,同時也可以提供更加靈活的被動散熱空間,從而實現更加節(jié)能靜音的運行表現。當然啦,這款主板目前最大的問題還是在于缺少配套的機箱,需要玩家自己定制才能夠獲得更好的使用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