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朋友聊天的情感和溫度
王志英
“當年還是少年郎,今朝滿頭染白霜?!?/p>
這是4月14日我和介桃序,景慧芳,關鍵,馬鏢等老同志在南風廣場上撞見后的第一感覺。
“有幾十年不見了吧?”我說。
“總有二、三十年了吧!”景慧芳說。
“有的人已經(jīng)見不上了!”關鍵說。(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為什么?”
“走了唄,光我們這輩人就有100多!”
“有那么多嗎?”
“有,我都記在一個本子上!比如閆縣長,比如李燕珠,比如李毅?!?/p>
“李燕珠是你們廣播站的編輯,我當時還在教育局視導室?!?/p>
“那可是一個好人,不但文字功過硬,而且政治可靠,品質(zhì)又好,就是因為家庭成分不好得不到重用!”
“那時候階級觀念濃厚,非貧下中農(nóng)子弟就不能提拔重用?!?/p>
“還有閆(克慧)縣長,文化大革命時,說人家是‘三朝紅’,批來批去。文化革命后廣大群眾和組織部門正確對待了,將其由農(nóng)業(yè)局局長提為縣長,又將農(nóng)業(yè)專家李碧天、陳伯林選為副縣長,看看那時候的農(nóng)業(yè)戰(zhàn)線有多棒!還出現(xiàn)了小麥先進集體南店大隊、棉花標兵單位劉村莊大隊,全縣農(nóng)業(yè)學大寨運動一浪高一浪!”
“還有……”
說了這個說那個,評了這件評那件,幾個人聚在一起,都有說不完的話,聊不完的天,真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天南海北諞”“歲久情愈真”。
老朋友聊天總給人一種“情深意長”的感覺。在文化大革命中,我同介桃序、景慧芳,雖然不是一個單位,卻是同一個派別。通過長期相處,我很欣賞這對夫妻的為人和干勁,很欣賞他們對新生事物的早知和早覺,因此,便由相知到友誼,由友誼到通親,我讓二女小娥和他們的小子民民定了親。但相處一段后,小娥嫌民民不愛說話,提出“堅決退婚”。我覺得“不好啟齒”,桃序和慧芳卻想得開,說“這不是咱們大人能定的事,還是要尊重孩子的意見,退了吧!”終于沒有因為小字輩退婚而影響到我們大人間的友誼。,直到現(xiàn)在,桃序還對人說:“我們是親家呢!”今天又聊到此事,我真切地說:“如果小娥和民民結(jié)了婚,恐怕小娥還不至于在生孩子時丟了姓命!”桃序也說:“我看也是,她坐月子時,我和慧芳肯定會寸步不離,精心照顧,那能讓她在生孩子時出問題!”我說:“是的,悔之晚矣!”
老朋友聊天的內(nèi)容健康方面也較多。馬鏢,原來是小市文化館館長,我是小市宣傳部副部長。退休后,多年不見了。他見我們幾個聚在一起,也趕過來了。我發(fā)現(xiàn)他往我們跟前走的時候,就大聲喊道:“是馬鏢嗎?”他說:“是,是馬鏢?!蔽乙娝雍荛L,很稀,便問:“今年高壽?”他說:“91歲?!蔽页泽@地伸出大姆脂,贊道:“好,好,高壽,高壽!”他笑著說:“我和老閆(閆王)關系好,他說讓我先別去他們那里報道!”我們笑著說:“就是的,我們就是要好好活著,開開心心地過好每一天!”
………
在聊天中,在談笑中,我們老朋友們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在聊天中都夾雜著對以往感情的留戀與追溯,對以往同事的回憶和尊重,對眼下的生活感到如意和認可,對生活的態(tài)度都是簡單的,坦然的,真誠的,豁達開朗的,只有這樣,我們老年人才能身心健康,精力充沛,活出一個真正的“第二春”來。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one124.com/subject/391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