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北收秋季

幾場秋雨過后,陜北的天氣逐漸開始變涼,款款走入深秋的黃土高坡上,莊稼也到了成熟的季節(jié)。
此時,若是到山山峁峁里轉(zhuǎn)上一圈,你就會被眼前豐收的景象所陶醉:玉米如列隊的士兵般,一個個懷抱著胖娃娃,笑得合不攏嘴;谷子搖曳著沉甸甸的果實,害羞地低下了頭;黃豆一片金黃;糜子笑彎了腰……果園里香飄四起,熟透的果實引來成群的鳥兒。此時,農(nóng)人的吆喝聲,鳥兒的鳴叫聲,讓沉寂的田野村莊頓時熱鬧起來。
玉米成熟的時候,是農(nóng)人們最忙碌的時候。先是把一棵棵一人多高的玉米稈砍倒,再把一穗穗的玉米掰下來運回家,然后剝開皮,留些玉米纓子,編成一米長短形似鞭炮樣的長辮子,隨意地掛在房檐下、搭在樹杈間、擺在墻頭上,像炫耀收成好似的。無論誰家的院子里,都掛滿秋收的戰(zhàn)利品,滿眼都是金黃的玉米、火紅的辣椒等,讓人一眼就能看到主人家的富足和殷實。
割豆子的時候,得挑揀時辰。中午時分陽光最毒的時候,是萬萬不可割豆子的。因為此時的豆莢被太陽曬焦了皮,稍一碰觸,就會榨開,豆子又會回歸土里,歸不了倉。割豆子需趁早,趁著露水還未散去,太陽還沒升高以前,此時的豆莢在露水的氤氳下,受潮不易裂開,再怎樣用力割,豆子也不會散落于地。
打豆子是最有趣的事。從山里運回來的豆秧鋪散在山場里,中午陽光最強的時候,就會聽到像放鞭炮似的響聲,豆莢在太陽的烤曬下,一個個自動地啪啪裂開,豆粒就會從里面跳出來。有頑固不易裂開的豆莢,就得用棍子敲打,由于曬得干,一棍下去就能震出好多的豆粒。打完豆粒的豆秧,放在灶膛里燒火,由于含有油脂,非常易燃,用燒罷的灰腌咸蛋,不易壞,還能腌出油來。
最有意思的要數(shù)收花生了。把地里成熟的花生用鐵锨或抓勾一堆堆地刨出來,抖落上面的泥土,連秧運回家中。晚上,一家人閑著沒事,就坐在一起摘花生。最常見的干法,就是擺個柳條筐,拿起花生秧的上部,照著竹筐的邊沿摔下去,花生便落在了筐里。有連得結(jié)實不肯掉的,另一個人接過來,用手拽下。也有全用手拽的,一拽一大把,偶爾碰上了大個兒胖子(未長成的),便摘下來,放在衣服上蹭蹭,丟進嘴里咀嚼,滿嘴的香甜。一家人一邊摘,一邊吃一邊閑啦著家常,心里充溢著豐收的喜悅。(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收芝麻是件細致活兒。收得早了梢上的沒長成,打出的芝麻油分量少。收得晚了芝麻張嘴了,稍一觸碰,芝麻粒就會落到地里面。農(nóng)人一般選在芝麻十成熟時方收割,這時就需要帶上一大張塑料布或布單子,把收下來的芝麻稈先倒著拍拍,讓露在外面的芝麻粒兒倒進塑料紙或布單子上,那樣就不至于讓芝麻粒撒得滿地都是。
夏收是單一的,陜北有句俗語叫麥熟一晌,農(nóng)人全家揮鐮一陣忙就完事了。秋收則是瑣碎的,由于所收莊稼種類多,成熟的時間也有先有后,所以就要連續(xù)著收,等把最后一口袋紅薯背回家,天氣也已到了深秋。辛勤的農(nóng)人又在空出的土地里埋上種子,又期待著明年的收獲,此時的田野空蕩蕩的,秋,也就全部收進倉里了。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one124.com/subject/3945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