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孤獨像是一種與生俱來的殘疾
真正的孤獨不在于你背井離鄉(xiāng),不在于你在深山老林里。
而在于你就在你生活了許多年的家里,甚至你所有朋友都在你身邊,但是你發(fā)現(xiàn)自己還是孤獨。

忽然就流出淚來
忽然想要聽到她的聲音
而我卻什么話都說不出來
是誰在溫暖你
有誰會讓我覺得這夜晚還有期盼
我就會跟著它去遠行
可是你在哪里
可是明天醒來的第一臉陽光
是否會像夢里一樣明亮
害怕朝西的生活
害怕著你被燈光傷感了寂寞
最后我們就越走越孤單

01
畢業(yè)離校那會兒看到宿舍干凈地要命。
打游戲,極限反殺,習慣性地大喊“臥槽,看我吊不吊”,一扭頭卻發(fā)現(xiàn)另外三個床位上連床單都沒有,只剩下空落落的木板。
哦,這才記起來原來他們都走啦。
像是心口突然挨了一記悶拳,結(jié)結(jié)實實的。
那天之前我陸續(xù)送走了幾個室友,一個回家考公務(wù)員,一個出國讀研,一個自己也不知道該干嘛想到處玩,還有一個我最后一個走。走之前穿好鞋子,理好箱子,本該去還鑰匙卻鬼使神差地坐下來打游戲解悶。
才發(fā)現(xiàn)打游戲其實解不了悶。
離開宿舍時特意回頭看了看呆了四年的地方,門上還留著大二時的涂鴉。
本來想和關(guān)系挺好的宿管大叔道個別。一樣到最后也沒見到。
而且也許以后都不會見到了。
有的人可能這輩子都不可能再見到,其實他就在那,但你就是不會特意回去見他。每每想到這里就覺得人和人之間的距離真是遠,人可真孤獨啊。
02
最早實習的公司特別偏遠。
附近沒地鐵站,偏偏那又是一家科技公司,口號是什么“人性化的科技”,什么都要講究個科技與自動。
到公司自動指紋打卡,進了辦公位自己到郵件里查收今天的任務(wù),完成后在系統(tǒng)里提交然后接下一個任務(wù),午餐晚餐自己在系統(tǒng)里點好,前臺幫我送到辦公位上。
在我看來,他們很忙,永遠面無表情,從上班到下班。在他們看來,大概我也是。
整整一個星期,幾乎沒和人面對面說過話。
那個冬天特別冷,每天夜里我都會在網(wǎng)上幫陌生人寫故事。
有一天空調(diào)壞了,縮在被窩里聽一位讀者傾訴。
她說她男朋友不告而別,她非常痛苦,一到晚上腦袋里就全是過去那些事。
“過去他會像這樣抱著我睡覺。你知道嗎,今天好冷”
“恩,確實好冷?!?/p>
“所以我想如果你可以幫我寫個故事,把故事寫溫暖點吧。”
“好,一定讓你們好好告別。早點睡吧,我慢慢寫。”
打下這行字的時候我正因為寒冷在被窩里縮成一團,剛拿下耳機想要舒展舒展筋骨,隔壁小夫妻傳來恩愛的聲音。那會兒剛分手,心情抑郁到無可附加。
當時就想到一句話。
習慣一個人了還好,如果從兩個人的狀態(tài)突然回到一個人,再被刺激一下,那感受絕對難忘。
第二天一樣起床,一樣排隊,一樣擠根本擠不上去的公交,一樣跟著一大群人擠上滿滿當當全是人的車子。
車上人挨著人,都低著頭,拼了老命地以各種奇葩的姿勢掏出手機來刷。
公交站臺上人山人海,公交門口堵著十幾個沒能上車的乘客,無力地拍打著門。
突然明白大概不止我,所有人都很孤獨。
我才明白為什么那個公司所有員工清一色在20多歲時都結(jié)婚了。
我們的孤獨像是一種與生俱來的殘疾。
沒有人能真正解救你的孤獨,但有個人陪著,總歸會好受一點兒。
就像瞎子和瘸子,在這世上互相攙扶著向前走。
03
有這樣兩個悖論。一是越是在集體中,清醒的人就越孤獨。一個是和人用社交軟件交流地越頻繁,人也就越孤獨。
第一個悖論很好理解。人和人之間有著許許多多差異,在集體中,每個人必須磨平自己與別人不同的地方,投入到集體的汪洋大海中去。
“這就像一群興高采烈的人在聽一個小丑打諢,笑著笑著,每個人都會笑出淚來。因為他們發(fā)現(xiàn)似乎自己除了笑做不了別的,自己身上那些更深沉,更理智的部分越發(fā)有無可忍受的孤獨”
這是小水滴在汪洋大海里的孤獨,聚眾孤獨。
第二個悖論需要舉個例子。
E刷起朋友圈,看到A要結(jié)婚了,兩個人的照片上,傻傻的,笑得多甜??吹紹去巴厘島玩了,天空碧藍,海水碧綠,姑娘跳起來,濺了攝影師一臉水花??吹紺的公司上市了,看到D的寶寶長得特別漂亮。
下面滿滿當當全是贊。
于是E也發(fā)了張美圖,下面說“剛做的晚餐,真好吃啊”。A,B,C,D齊刷刷地也給她點了贊。但其實這時E剛一個人洗完菜,做完飯,她對自己說“辛苦了?!比缓笠粋€人面對一桌子菜心酸地快要流淚。
人們隔著朋友圈互相羨慕彼此的生活,但誰又知道其實沒有人的生活那么容易。反而那些美好生活讓你不忍心約他們出來。就像是一層厚厚的鎧甲,保護住人最需要撫慰的敏感點。
即使約出來了,又能說什么呢?
聊你最近怎么樣嗎?朋友圈里不都寫著嗎。每個人都過得那么好,好像互相之間都隔了一萬句恭維加一萬個贊。
“好吧,不聊近況,吃菜,吃菜?!?/strong>
這個時代,人和人之間的關(guān)系那么脆弱。沒有誰沒了誰就不能活。我拉黑了你的微信,可能從此就沒有交集。那么除了點贊之交,你又能要求別人什么?
能給你點個贊已經(jīng)很不錯了。
04
真正能消解孤獨的是一對一的深入交流,是單對單的親密關(guān)系。
可以是和父母,可以是和愛人,孩子,某位知己,或者是某個已經(jīng)逝去的偉大靈魂建立聯(lián)系。大部分人都需要這種聯(lián)系,否則人會陷入無助的境地,找不到生活的意義,找不到明天的希望。
幸運的是人和人之間并不陌生,都同樣孤獨,所以很容易就能找到愿意和你互相了解,試圖建立親密關(guān)系的人。不幸的是任何兩個人終究都無法互相理解,符號化的語言,動作,表情都難以承載我們的思想。
很多人在失敗無數(shù)次后,終于假裝愛上了孤獨。
又有多少人真的喜歡孤獨,他們只是不想失望罷了。
電影《巴別塔》中東京的聾啞少女,在社會邊緣游離,母親早亡,父親忙于工作,她口不能言,孤獨到無法訴說自己的孤獨,只能以肉身陳述。
同初識的少年用威士忌送服迷幻藥片,對不良青年脫下內(nèi)褲,試圖讓牙醫(yī)撫摸自己的身體,最后對前來調(diào)查母親死亡事件的年輕警察赤身裸體。
每一次陳述后都更孤獨一點,每一次陳述都比上一次失敗地更徹底。
初識的少年最后在舞廳的紅藍燈光中吻了別人,牙醫(yī)憤怒地喝令少女離開,就連最后得年輕警察也只是遞給她衣服,目光沒有在她干癟,瘦削的身體上停留半秒,悄然離開。電影的最后,少女赤裸著撲進父親懷里痛哭。
鏡頭漸漸拉遠,終于這扇窗戶也成為深夜東京城萬千燈火中的一點,或明或暗的畫面里,成千上萬人在別離,彷徨,痛苦,以活生生的姿態(tài)演繹著汪峰套路式歌詞中的種種套路。
那幾乎是我所有電影中最喜歡的一個鏡頭。

那時天下人的口音語言一樣,于是在平原上他們商量建起一座通天的塔來。
耶和華見人如此,曉得今后將不再有他們做不成的事了,就下去變亂了他們的語言,又使他們彼此分散在世上。
——《圣經(jīng)·創(chuàng)世紀》第十一節(jié),巴別塔。
從此之后,孤獨成為了人類另一重原罪。每一個人成為一個國家,遍布疆界和關(guān)卡.
語言,無論它是否能夠被流暢地說出,都成為障礙,我們很不容易彼此聽見,聽見了也無法彼此懂得,懂得了也難以彼此應(yīng)答。
汪海鳴在詩里說:
別聽我說話
言語是為你的雙耳建筑的樓閣
別聽我說話
若你妄圖捕獲我膽怯的真實。
再回到現(xiàn)實里。
學(xué)語言時我們常開玩笑,說如果古人不作死修這個塔,我們也不用背單詞背得這么辛苦,陰陽中性,六個變位。朋友也幽幽地說那她也不會和她的外國男友分手。
他說的段子她笑不出,她想吐槽的點他不懂。這種時候才發(fā)現(xiàn)如果做不到真正完全融入別國文化,語言再好也是白搭。甜蜜期過后,兩人都陷入到無盡的孤獨之中。雖然還相互喜歡,但再也找不到在一起的意義。
世上的事大抵如此。
世界上一切無疾而終的愛情到了最后都是一個交流的問題。
從每天有說不完的話到“早安”,“午安”,“晚安”,“吃了嗎?”,再到最后相顧無言,無法交流。
和最親的人無法交流,所以孤獨。
不僅如此。
1888年,一生貧困孤獨的梵高和高更發(fā)生劇烈爭吵,高更大怒離去,梵高一個人失控地割下自己的耳朵,以對抗越來越巨大的狂躁感,孤獨感。兩年后,梵高在麥田深處畫下自己最后一幅作品《麥田里的群鴉》,開槍自殺。這是無法與整個時代和解的孤獨。

梵高的畫作適合在夜里看,情緒濃郁地就快要在紙上化開
1889年,尼采在都靈的一家酒店門口駐足。他的目光被酒店外的一個馬車吸引。不遠的地方,停著一輛小馬車。馬車的車夫遭遇到了一匹倔強的馬。不管車夫怎么喊叫,馬匹根本沒有要移動的意思。最終,車夫失去了耐心,拿起了鞭子,朝馬匹打去。尼采見到此番情景,擠進人群,沖到馬匹跟前,阻止住馬夫,抱住馬的脖子,痛哭起來。
“我那可憐的受苦受難的老伙計啊?!?/strong>
之后這位和時代格格不入,桀驁不馴卻一生孤獨的天才徹底精神錯亂。這是獨立于整個人類之外的孤獨。

都靈之馬
還有廣為人知的費米悖論。
銀河系之中有超過1000億個恒星,宇宙中有超過1000萬億顆類地行星,如果說其中沒有一顆行星上出現(xiàn)過文明,這是扯淡。事實上,據(jù)概率估算,可觀測的宇宙中,可能有100億個文明,而銀河系中可能就有超過10萬個智能文明。
照這樣說,銀河系應(yīng)該是一片嘈雜。
然而這么多年來,地球上的人什么都沒看到,什么都沒聽到,來自地外文明的信息為0,宇宙對人類依然像死一般的安靜。
這還不是最奇怪的地方,更奇怪的是宇宙已經(jīng)有200億歲了,那最早出現(xiàn)的文明可能科學(xué)技術(shù)領(lǐng)先我們一百多億年。
你要知道,1000年前,甚至人類還沒發(fā)現(xiàn)南美洲,那100多億年是什么概念。
既然領(lǐng)先我們一百多億年的文明都沒發(fā)現(xiàn)我們,那最大的可能應(yīng)該是:
宇宙中根本沒有文明可以越過數(shù)萬光年的鴻溝,文明到了一個瓶頸后就不再發(fā)展,最后只能在自己的星球上等待著滅亡的到來。
人類像從出生起就被關(guān)在自己小房間里的孩子一樣無助,默默出生,默默生長,最后默默滅亡,連看到二向箔的機會都沒有。
和曾經(jīng)嘲笑過的恐龍沒有區(qū)別,最后都會爛死在這片土地上,而大部分人在爛死之前,甚至從沒在這片土地上有過一座自己的房屋。
這是全宇宙所有智能生命的終極孤獨。

人類個體所能體會的最大孤獨
我也不喜歡孤獨,我喜歡契合的靈魂間的碰撞。臺風來的時候?qū)戇^下面這些句子,也不知道送給誰,就送給讀到這篇文章的你們吧。
下班后我跑著去見你。
我跑過肆虐上海的臺風,一陣大風從后面劃來,樹葉上的雨水都落在我身上。
我跑過夏日將晚未晚的晚霞。太陽被烏云遮住,依然咆哮著把所有云朵都染成紅色。
我跑過嘰嘰喳喳的男女,男人壓低聲音,對女人說“我一個月能拿這個數(shù)”,然后兩個人一起竊竊地笑。
我跑過地鐵安檢員,他們有氣無力地說著“麻煩配合一下配合一下”,然后用手摸一摸我的包,想要摸出點什么。
我跑過地鐵上濃妝艷抹的女人,跑過手扶梯右邊靜滯的人類,跑過散發(fā)著發(fā)膩甜味的面包房以及西裝革履正鉆進跑車的男人。
我跑過牙牙學(xué)語的嬰兒,跑過雨幕中無數(shù)人依靠著的中金大廈,跑過大廈下閃爍的霓虹燈以及霓虹燈旁叫賣著劣質(zhì)雨傘的老太太。
我跑進雨中,我跑過日落,我跑進夜里,一直跑過整個世界的末日想見你。
我想見你,向你說我的孤獨。
“我的孤獨就像一個人類經(jīng)過另一個人類”
05
既然說到這個份上下面我自然不可能像別的文章那樣告訴你:孤獨是好事,要堅強一點這樣的廢話。
如果你發(fā)自內(nèi)心地喜歡孤獨,那沒問題。如果你討厭孤獨卻又身陷孤獨之中,不要怕,我也是這樣。
我想下面的建議可以幫助到你:
1,多出去走走,多認識一些人,去健身,好好整理自己的房間,給自己做好吃的。難過的時候記得吃點糖。
2,一個人的時候盡量抽空讓自己過得漂亮點。養(yǎng)點花,養(yǎng)一盆多肉植物,做點小手工,烤點小甜點。認識一些網(wǎng)友,和他們互相寄明信片,看帶有溫度的手寫字。
這一切都能極大地提高自己的幸福感,都能讓你堅強。
最后再用堅強的內(nèi)心對抗宿命般的孤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