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考試備考指導| 如何準備2021的國考申論?
我們來說申論部分,我將會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講這次備考。
(文章較長,請耐心閱讀,有福利奧)
一、申論試卷深度破析
二、國考和各地省考備考指南區(qū)別
三、2021年國考的考情預測
四、命題61詞破解法(重點)----申論小題
五、稍練大作文,以防萬一
六、備考階段看什么課?做什么題?
七、平時從哪積累素材?重點看什么?
一、申論試卷深度破析
如果你參加過申論考試或者做過申論題的話,那你就很明顯地發(fā)現(xiàn),申論試卷是由注意事項、給定資料和作答要求三部分組成的。
1、注意事項
注意事項的第一部分就告訴你考試時限為180分鐘,有的地方的省考是120分鐘,有的是150分鐘,考試時間到底是多久,一般公務員考試招錄公告中就會告訴大家,把這個時間記住就可以了。
接著寫了,“閱讀給定資料參考時限為50分鐘,作答參考時限為130分鐘”,雖然很簡單,但有些小可愛就栽在這里了,以為前50分鐘的時候都是閱讀資料的,嚇得連題都不敢做,可千萬別這么干啊,該閱讀就閱讀,該做就做,別被這句話給誤導了。
另外,需要大家注意的是時間分配問題,要科學的把握做題的時間。可以算一算,每得一分所需要的時間,滿分是100,考試時間是180分鐘,意味著每得一分所需要的時間是1.8分鐘,如果是一個10分的題,你可以花18分鐘去做它,一定記著不要超過這個時間。
這是給大家平時練習的時候給個參考,平時在練習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時長,不要把一道題死守到天荒地老,悠哉悠哉想什么時候?qū)懲昃褪裁磿r候?qū)懲?,這樣形成一個慣性,到了考場上你會死的很慘。
平時練習的時候,你就可以兌個鬧鈴,10分的題就用18分鐘,不僅把答案找到,還要把它寫在答題卡上。真正到了考場上,如果在保證你前面題答得不錯的前提下,給文章寫作還能留出1小時的時間,這個時間分配你就完全不用慌的。
用黑色的簽字筆或鋼筆都可以,但要保證你字體的美觀和版面的整潔度,否則那10%的表達分就直接被扣掉了,公務員考試那零點幾幾的分數(shù)要刷掉多少人呢。
用現(xiàn)代漢語作答:不要出現(xiàn)英文單詞,不要用繁體字(中文和歷史專業(yè)的同學要注意平時習慣)
嚴禁折疊答題卡:申論的答題卡是非常大的,如果你沒見過,去百度搜一下。作答的過程中千萬不要折疊或壓出一個印子來,也不要破壞紅色區(qū)域,否則你的答題卡可能放不進機器里進行掃描,自然就沒有答案了,或者掃描結果不準確,影響分數(shù)。
2、給定資料
總結了一下,近幾年的申論資料主要呈現(xiàn)下面幾個特點:
話題相對明確。申論考試的話題無外乎就是“五位一體”---政治、經(jīng)濟、文化、社會、生態(tài)各個領域下的子項目。比如說政治下的“治理”、“政策”“腐敗”等問題,經(jīng)濟下的“城鎮(zhèn)化”、“農(nóng)業(yè)現(xiàn)代化”等問題,每一年都會拿出一個子話題去考。
關于“五位一體”的相關知識以及公考的時候它是怎么考的,可以查看我的專欄“五位一體公考熱點”做個了解。

那么怎么樣快速了解這些背景知識,知道申論可能會考哪些問題?為了節(jié)省時間成本,避免盲目去看,這里給大家指個方法,幫助大家補充理論知識,看什么呢?
第一:政府工作報告。除了外交不用看之外,其他都可以看,它比五位一體還細,除了政治、經(jīng)濟、文化、社會、生態(tài)之外,還會有科技、教育等其他比較火的領域的分支。它會介紹兩樣東西----去年政府在這些方面做了哪些事情?今年政府準備展開再做什么事情?所以你看政府工作報告,就能瞬間把可能會考的這些話題做個大概了解。
第二:去看十九大報告,十九大報告就是一個更高端的政府工作報告,政府工作報告是對去年一年的總結和來年一年的規(guī)劃,但十九大報告是對過去五年的總結和未來五年的規(guī)劃??词糯髨蟾娴臅r候,就不用去看黨建跟外交部分,因為申論從來沒有考過跟黨相關的東西。
材料間關聯(lián)性變?nèi)?/strong>。在2014年之前,申論題目都是根據(jù)全篇資料作答的,但2014年之后,題目要求都是通過某一則資料作答的,所以在練習的時候,可以重點練習那些某個題只需要一兩則資料就可以作答的,把精力放在這些題上。
毫無專業(yè)傾向。申論考試不會考任何的專業(yè)知識。就算提出某個專業(yè),它也是要求你依據(jù)材料里面給出的信息作答的,你把平常學到的干條條寫上去,寫的再專業(yè)也得不了分。
資料來源廣泛。這里告訴大家的是你壓話題、壓材料幾乎是沒用的,因為來源太廣了。它有可能是十幾年前一個高官的發(fā)言稿,也可能是一個毫不起眼的小地方發(fā)生的一個新聞事件,也有可能是哪個學者跟記者之間的對話。所以資料來源是特別廣泛的,可見命題人通常是確定了今年要考的話題之后,他根據(jù)這個話題廣泛地去搜集資料,只要能用,都有可能被拿來當材料,所以不要去猜這個,就算你連看一年的人民日報想押準題,也純粹是異想天開,因為這些到處都是。
資料字數(shù)較多。通常5000-8000字。這就要求大家在平時做題的時候,要鍛煉自己的閱讀理解能力,既要提高速度,也要提高質(zhì)量。這到了考察大家平時的一個閱讀習慣的時候了,如果你平常一直在堅持看書,那就很有優(yōu)勢,如果你一直沒有看書,建議大家堅持10天時間,10天之后你的閱讀速度會有一個提升的,一定要付出辛苦。
3、作答要求:
申論的作答要求跟大家以往遇到的作答要求都不一樣。它的作答要求是由題干和要求兩部分構成的,如果你只看題干,不看要求,你很有可能會漏掉作答任務,都沒答完整,能得高分嗎?

很多要求中它會補充作答任務,而且你要清楚地知道“準確”、“全面”、“有條理”等詞匯是什么意思(后面會重點講到),這些絕對不是擺設,你抓不準就沒有分,公務員考試不像平常的考試,閱卷人看你寫了那么多還給你個酌情分,這你就別想了。
作答要求碎片化。這跟前面分析的材料間關聯(lián)性變?nèi)跏窍噍o的,它只要求你根據(jù)某一則資料作答,那答案就在這則資料,不要把別的資料里的扯進來,也不要浪費時間去讀別的資料,考場上的時間很重要。
二、國考和各地省考備考指南區(qū)別
很多人在備考申論的時候,都會有這樣一個問題:
我要復習國考還有必要去做省考真題嗎?
我復習了省考對我的國考有幫助嗎?
相反,假如說我要復習省考,又應不應該去做國考的真題,做了對我的省考有幫助嗎?
對于這方面,國家對我們的信息就只有三個:公告、大綱、試題。
不論是國考還是省考,它們的考試步驟是一樣的:先頒布考試公告,在公告中頒布考試大綱,最后映入我們眼簾的就是試題。
今天我們圍繞這三個來探討一下到底應該如何備考?
1、試題
對比這三個,試題本身是信息量最大的,是適合我們?nèi)プ鰧Ρ鹊摹?/p>
首先是主題的區(qū)別:一般人會認為國考主要考宏觀的主題,省考主要考微觀的主題,但其實這樣的推斷是完全錯誤的,這是完全建立在主觀臆斷的基礎上,國考和省考的主題并沒有宏觀或微觀的區(qū)別。
陜西省曾考過文化輸出,江蘇省考過中國夢,這比國考主題還宏觀,所以千萬別道聽途說,無端舍棄當中的哪個,但凡有用的知識都當作背景知識積累起來,在做題或者文章寫作的時候用它當作例子去發(fā)揮出來。研究到底是宏觀還是微觀其實是一件毫無意義的事。
第二個就是問法上的區(qū)別:有些人在復習開始,就去總結一些公務員考試的??紗柗?,比如說“總結XX”、“概括XX”、“理解XX”,那平時做題的時候,就只做這些問法的題,其他的就不看了。如果你一開始就有這種想法,是非常危險的。
那如果考試當中出現(xiàn)了不常考問法呢?每次考試就那么幾道題,損失任何一道都是我們承擔不起的。例如,2015年國家公務員考試的時候出現(xiàn)了讓寫標題,這個在2015年之前是從來沒有考過的,如果你復習的時候看見卻繞過去了,考場上怨天怨地也沒辦法了。
所以一定不要去總結常考問法,要多去做國考和各地省考的真題,多去見不同的問法。你見的多了,做的多了,不管出現(xiàn)什么樣的題型你都是可以應對的。如果非要區(qū)分,那就等考試的前十天,你再區(qū)分開來,總結一下??紗柗ㄗ鲋攸c突破,也是可以的。
第三個是材料的區(qū)別:不管是國考還是省考,材料都是由政策文件、案例、敘述性材料三部分構成的。這個沒什么可研究的。
第四個就是難易程度的區(qū)別:很多人說國考難,所以我在復習公務員考試的時候就找難題做,省考簡單,那我就找簡單題做,這種思維也是錯誤的。
通常來說,陜西、山東的省考題是最難的,甚至高出國考的題。廣東的省考、深圳的市考、四川、江蘇、甘肅、寧夏、內(nèi)蒙等地區(qū)的題是相對簡單的。
這個也只是說整體難度,而不是說幾道題都很難或都很簡單。那些省考整體難度偏低的省份的同學,不要報僥幸心理,一定要勇于攻堅克難。
給大家的建議是:如果你參加國考,先把國考真題做了,再做陜西、山東省考的真題;如果你參加的是陜西、山東的省考,那把當?shù)卣骖}做完,再把國考真題復習一下,其他省份的題就沒有必要做了;如果你參加的是廣東、四川、甘肅、寧夏等這些省份的省考,把當?shù)卣骖}做了之后再做做國考真題,去突破一下。
第五個是題量的區(qū)別:題量這個是小事,不用過多在乎。一般往年考幾個,今年還考幾個,多了一個或減了一個,不影響你對知識點的掌握,大家都是這樣,靈活應對就好了。
2、公告
公告中給出的區(qū)別主要在于時長。
2021年的國考申論時長為3個小時,11月29日14:00-17:00,
省考的話,你只需要在你們省份發(fā)布公告的時候留意一下申論考試時長就可以了。
像陜西、山東一般是三個小時,大部分聯(lián)考的省份是兩個半小時,但也有像廣東等地是兩個小時,看清楚你那堂考試到底考多久,它對于備考也沒啥影響。但在考試前一個月的時候,要頻繁地給自己做全真???,嚴格把握時間。
3、大綱
申論的考試大綱其實是毫無區(qū)別的。很多省考大綱都是照抄的國考大綱。而且每年不怎么變化。
另外,需要考專業(yè)科目的崗位有各自的大綱,大家可以自行去查看。

綜上:所有的申論考試都是一樣的,在學習的方法上也是相通的,在備考的時候一定要把國考和各地省考的真題都要牢牢抓住,好好利用,最終融會貫通,不必花時間糾結在這上面。
三、2021年國考的考情預測
2021年的考試有兩個大方向:
1、重點考查政府工作實務----做法類的題目
2、取消大作文,改為公文寫作
在這篇回答里我已經(jīng)詳細分析過了,點擊查看。

四、命題61詞破解法(重點)----申論小題
上面分析了國考考情的變化,那肯定不可能全變,不變的是什么呢?
就是命題詞匯。
近幾年的申論是越來越難。
一方面是因為命題人挖的陷井越來越多,申論知識很難學;
另一方面是申論沒辦法學,網(wǎng)上學習的方法泥沙俱下,各個機構講的不一樣,不同的資料書上寫的不一樣,身邊的朋友說的也不一樣,搞得大家很糾結。
怕的就是努力錯了方向,越努力離成功越遠。
或者明明自己知道這個東西是對的,還是擔心不對,因為別人學的不是這樣的,就跟“三人成虎”是一個道理。
這個時候,需要大家有分辨是非的能力,不能因為別人都說錯那就不學,別人都說對,就一股腦地往上擁。而是他符不符合申論考試給出的大綱,運用這樣的方法能不能答出高分?
你想想,公務員考試多數(shù)崗位你只有考上了第一名才能上岸,那第一名只有一個,他答得跟別人一樣,怎么拿第一?
市面上很多方法會把所有題分類,總結出一些模版:
有的機構是“是什么——為什么——怎么辦”
有的機構是“概括+引申”
那到底應該按哪個思路來答,就很懵。
但事實上,一旦套入這個模版就已經(jīng)偏離方向了。申論題形形色色,命題人專門做這個事的,他們怎么可能讓我們那么容易就總結出一套模版來,直接套進去這么容易的事,國家為啥要花這么大力氣來選拔呢?
根據(jù)我8年來授課的經(jīng)驗以及學生上岸的分數(shù)和跟一些退休閱卷人的交流中,我得出了申論答題的一個規(guī)律:
“忠于命題詞匯”
申論試題形形色色,但命題詞匯就是那么多。搞清楚了這些命題詞匯,無論題目如何變,都能答得上來,因為咱們已經(jīng)知道了它的本質(zhì)。
為什么按照“命題61詞”學是對的?
1、題目驗證
例:根據(jù)給定資料1,對調(diào)研組的調(diào)研材料,從成績、問題、建議三方面進行概述。(15分)要求:(1)準確、全面;(2)恰當提煉、條理清晰;(3)不超過350字
題目中我們就能提煉出三個信息:
1)作答任務:三方面:成績、問題、建議
2)如何完成:概述
3)答案必須做到:準確、全面、恰當提煉、條理清晰、不超過350字
也就是說,只有“概述”才能把這個題答好,如果你按照“分析”或者“概括”等來答這個題,你肯定就錯了,因為“分析”、“概括”等它和“概述”肯定不是一個意思,既然不是一個意思,那肯定不是一個答法。
這就是人家命題人高明的地方,每一道題,每一個字眼都是有考究的。
比如說上面的“條理清晰”,大多數(shù)人認為的條理清晰就是分條,一條一條成列出來看著清晰一點,但事實上條理清晰要求你列出的這些條里面還要有時間或者空間上的邏輯順序才行,不能想到一條寫一條,怎么簡單怎么來。
在這里給大家提醒一下:要求中的準確全面,最好落實到句子。以前是按照關鍵詞給分,但在2019年陜西省B卷閱卷的時候,卡的特別嚴,直接卡到了句子上,你如果找出了關鍵詞,但沒有準確完整地寫出這句話照樣不得分,國考很多時候會借鑒陜西省考,2014年陜西省考考了標題,2015年國考就考了標題。所以,還是提早防范的好。
再來看這兩道題:
【2016年浙江】根據(jù)給定資料5-7,概括眾籌的特點。要求:全面、準確、簡明,不超過100字
【2016年聯(lián)考】根據(jù)給定資料3-5,分析眾籌的特點。要求:概括準確、內(nèi)容全面、表述清晰,字數(shù)不超過300字。
兩道題的資料是一模一樣,作答任務都是“眾籌的特點”,因為換了一個命題詞匯,命題人要求的字數(shù)都不一樣了,那你最后成型的答案肯定是不一樣的,這就是為啥要知道命題詞匯了。
2、材料驗證
例:根據(jù)給定資料1,概括子長嗩吶能夠享譽國內(nèi)外的原因。(10分),要求:準確全面、有針對性、分條羅列,字數(shù)100-200字。
概括的意思是:把事物的共同點歸結在一起,總括。
那我們就知道,材料給的肯定是事例,我們要做的就是把這些事例的共同點找出來。
下面是給出的資料中的一個點:
2013年12月23日,在國家大劇院、中國人民廣播電臺舉辦了大型交響音樂會《歌唱延安》。歌會上,子長嗩吶表演獲得了現(xiàn)場專家和觀眾的高度贊揚。2014年1月初,經(jīng)過兩次實地探訪,央視決定在春節(jié)期間以直播方式將子長嗩吶向全國展示,央視最終決定將子長嗩吶直播點定在子長縣。
印證了我們的推想。資料中給出的“國家大劇院”、“中國人民廣播電臺”、“央視”它們的上一級概念是國家權威媒體,那我們就總結出這段說的是子長嗩吶運用國家權威媒體平臺做宣傳。
再比如:
根據(jù)給定資料2,簡述城市水系所具有的功能。要求:(1)準確、精煉、條理清晰;(2)不超過150字。
簡述的意思是:簡潔的敘述,不啰嗦。
那言外之意給出的材料肯定不簡潔、很羅嗦,我們怎么用一個詞或者一句話就把它整段表達的意思表達出來。
自古以來,內(nèi)河船運因為其低成本、高可靠性、安全性和可觀賞性,始終得到人們的重視。英國許多地方近幾年還紛紛疏通古代運河以供城市間輸送游客和農(nóng)產(chǎn)品所需。
這么一段話就表達了一個意思:城市水系具有航運功能,就可以了,就是我們要的答案。
所以說,命題詞匯它一定和給出的材料是相呼應的。要不然就是一個失敗的考卷,就沒法答。
3、原文驗證
申論材料不是命題人自己寫的,而是他們在各個地方搜集來經(jīng)過重新組合、篩減加工來的,然后用一個動詞命題,讓我們把原文刪掉的重要的那個部分按這個動詞要求的寫出來。
例如:請你根據(jù)給定資料3,總結出西安高新區(qū)促進中小微科級企業(yè)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不同模式。(20分)要求:(1)歸納準確、內(nèi)容具體;(2)不超過200字。
總結的意思:把一階段內(nèi)的工作、學習或思想中的各種經(jīng)驗或情況分析研究,做出有指導性的結論。
先看下面一段:
西安高新區(qū)形成了從創(chuàng)業(yè)園圃到孵化器到加速器的創(chuàng)新孵化體系,累計孵化畢業(yè)企業(yè)1047家,在孵企業(yè)2200余家,成為全國孵化功能最全、成活率最高的孵化器之一。目前西安高新區(qū)內(nèi)軍轉(zhuǎn)民企業(yè)達56家,民進軍企業(yè)發(fā)展到69家,初步形成了“以軍帶民、以民促軍、軍民融合”的新模式。比如,西安炬光科級通過與西安光機所合作,實現(xiàn)了本地科研機構與國家前沿技術、一流創(chuàng)新團隊的成功嫁接,為發(fā)展高功率半導體激光器這一戰(zhàn)略性新興產(chǎn)業(yè)贏得先機。
要我們從上面資料中總結出模式。
“從創(chuàng)業(yè)園圃到孵化器到加速器”,這是不是一步步成長起來的,總結為孵化成長模式;
“初步形成了’以軍帶民、以民促軍、軍民融合’的新模式”,這直接給出來了,可以直接用。
所以根據(jù)上面這一點材料我們就能總結出兩個模式。
“孵化成長模式”
“以軍帶民、以民促軍、軍民融合模式”
事實上,這段材料來自于西安技術產(chǎn)業(yè)開發(fā)區(qū)網(wǎng)站上的一篇報道:

是不是得到了驗證。
所以,命題人命題一定是有規(guī)律可循的,他不可能胡編亂造一個東西出來。
刪掉了一些東西,他肯定要給一個明確的動作出來讓你復原;
打亂了順序,想讓你復原那肯定也要給一個明確的要求。
發(fā)出這些動作、提出這些要求就體現(xiàn)在了名題詞匯上。
“總結”、“歸納”、“概括”、“概述”每一個詞匯所表達的動作肯定是不一樣的,而且是極為嚴格的。
我們來看一道例題:(完整試卷自己去搜一下,我就不放了)
2017年國家公務員考試試題(地市級)
(一)根據(jù)“給定資料2”,簡述城市水系所具有的功能。(15分)
要求: (1)準確、精練,條理清晰; (2)不超過150字。

[詳細解析]
第一步:題目中命題關鍵詞解讀
注:下文所有詞語的解釋均出自最新版《現(xiàn)代漢語詞典》
簡述:簡潔的敘述,不噦嗦。
準確:“行動的結果完全符合實際預期”。也就是說我們寫出來的答案要和命題人給的答案一模一樣,而漢語表達同一個意思往往可以用很多不同的詞匯,要做到表達同一個意思和命題人給的詞匯一樣,最靠譜的辦法就是抄命題人在材料中給的原詞。
精練:扼要,沒有多余的詞句。
條理:“思想、言語、文字的層次”;層次:“(說話、作文)內(nèi)容的次序”;次序:“事物在空間或時間上排列的先后順序”。因此當出現(xiàn)和條理相關的要求,如有條理、條理清晰等時,說明答案書寫要有空間或時間上的先后順序。
第二步:審題四項任務
1. 資料范圍:資料2。
2. 作答任務:簡述城市水系所具有的功能。
3. 答案呈現(xiàn)形式:分先后書寫。
4.字數(shù):不超過150字。
第三步:梳理材料中關于作答任務的關鍵信息。
按信息在資料中出現(xiàn)順序,得到如下:
蓄積雨洪、分流下滲、調(diào)節(jié)行洪等功能。(資料2第1段)
促進城市興起、繁榮、發(fā)展。使城市具有靈氣。(資料2第2段)
調(diào)節(jié)了城市內(nèi)部的氣候。(資料2第2段)
運輸功能。保護城市功能。提供公共空間。(資料2第3段)
使城市具有生態(tài)和文化功能。(資料2第3段)
實現(xiàn)城市水源循環(huán)。(資料2第4段)
能夠構建水系生物群落,提高城市生態(tài)系統(tǒng)整體抗風險的能力。(資料2第5段)
城市水系有多種美學功能。(資料2第6段)
城市水系是城市生活生產(chǎn)用水的備用系統(tǒng)、防災系統(tǒng)和城市安全的保障系統(tǒng)。(資料2第7段)
第四步:按照命題人要求成型答案
因為答案要分先后順序書寫,所以一定要認真對第三步找到的得分信息進行分析。由于信息量特別多,我們可以先對這些信息進行同類合并,然后再給這些類別分出先后。這個題的先后很難區(qū)分,一定要認真觀察, 在考場上一 定要盡量分,哪怕分不對,但只要能自圓其說也比不分好很多。
對第三步得出的信息進行認真觀察后,你會發(fā)現(xiàn)第1、3、6、7點是在描述生態(tài)方面的功能:;第2、4、9點描述的是人文方面的功能;第5、8點既描述和生態(tài)也描述了人文(第8點的美學功能中既有人文也有生態(tài)功能)。在人類產(chǎn)生之前水系的生態(tài)功能就已經(jīng)存在了,因此可以按照時間先后,生態(tài)方面功能在前,人文方面功能在后。既有生態(tài)也有人文的第5、8點可以寫在最前邊。整個答案呈總分結構,總在前分在后,分的里邊生態(tài)前人文后。這樣寫出來的答案,比簡單的把得分信息羅列在一起要好很多, 條理也清晰很多。
[參考答案]
一、生態(tài)功能。1. 蓄積雨洪、分流下滲、調(diào)節(jié)行洪及城市內(nèi)部氣候。2.實現(xiàn)城市水源循環(huán)。構建水系生物群落,提高城市生態(tài)系統(tǒng)整體抗風險能力,具有動態(tài)美。
二、文化功能。1. 促進城市興起、繁榮、發(fā)展,使城市具有靈氣。2.是城市用水的備用系統(tǒng)、防災系統(tǒng)和安全保障系統(tǒng)。3.保護城市,促進運輸, 為城市提供公共空間, 具有人文美、和諧美。(149字符)
至于命題61詞到底應該如何掌握,可以
聯(lián)系文末考拉班主任免費領取完整【完整25節(jié)精選申論小課視頻+電子版】
快速掌握解題思路和技巧。


五、稍練大作文,以防萬一
20201年國考大作文很大概率不會考了,但可以稍作練習,會寫就行,以防考到來個措手不及,這個就不展開說了,之前也發(fā)過,大家做個參考。


六、備考階段看什么課?做什么題?
大本書----沒必要買
很多很厚,容易消磨學習的積極性,也起不了任何作用,對復習沒有任何幫助,浪費大量時間和精力。
這種資料一般會把題歸類為各個題型,針對某一類題型再去編寫答題思路,容易把大家?guī)肽0嬷小#ㄉ厦嬉呀?jīng)分析了)
模擬題----可以做
但要學會辨別“真假”,做了對自己到底有沒有提升。
學習的突破口----歷年真題
真題是最權威的資料,也是最值得推敲的。
下面真題冊對歷年省考真題做了非常詳細的解析。解析的過程就是你完完整整的做題過程,從審題→找關鍵詞→如何組織關鍵字→形成答案邏輯,直到最后成型答案,同時對關鍵信息做了詳細的標注,可以更快地找到關鍵信息!而大作文部分也是我親寫的范文,一步一步為大家剖析了如何在考試中寫出一類好文!

所以,大家在做題的時候,一定要珍惜每一套真題。
不要去在乎刷題量,拼的是質(zhì),把一道題多做幾遍。根據(jù)我多年的經(jīng)驗所得,最少做三遍,才可能把一套題整明白。
第一遍:把題目認真讀完,根據(jù)自己的知識,能做多少做多少、
第二遍:再認真做一遍,把第二遍的答案跟第一遍的做個對比??匆幌碌诙榇鸢副A袅说谝槐楫斨械哪膫€,就說明這個可能真的是答案,并想想為什么?第二遍有沒有把第一遍的答案當中的哪個改的比之前簡潔了?第二遍有沒有刪掉第一遍當中的哪個答案,如果刪掉了,想想為什么?第二遍有沒有補充第一遍沒有寫出來的答案,想想為什么要補充上?
第三遍:認真把第二遍當中提到的四點都對比一下,對比完了再做第三遍,基本上你的答案就可以成形了。
而且,你把題做完了之后,還要會給自己修改答案。
第一步就是把答案寫簡潔,寫完之后你站在閱卷人的角度看一下,只留下關鍵詞,把其它啰嗦的語句全都刪了,否則你是沒辦法進步的。你在第二遍寫答案的時候,發(fā)現(xiàn)了一些新答案,你就沒格子寫了,所以一定要認真的把自己的答案刪一下,做到精簡。
第二步,認真的把你的答案讀一下,看看你的答案是不是題目中所問的,有可能做的時候認為這個詞很重要,但人家題目壓根就沒問這個詞,那肯定不行的。
這是兩個最基礎的修改方式,上點心誰都可以學會。
七、平時從哪積累素材?重點看什么?

這里面是給大家推薦的幾個申論學習的渠道。
之前是讓大家主要積累素材,學習如何寫申論大作文,而現(xiàn)在要求大家主要看一些政府工作實務,多總結基層政府在遇到問題時是如何處理的,這些務實的做法類的東西才是最重要的,看得多了,總結的多了,做題時就能觸類旁通。
最后,愿大家都能順順利利上岸?。?!
點贊+收藏,領取資料的聯(lián)系考拉老師wx(chuxinkaola),添加時請備注:B站初心小課
【結構化面試逆襲秘課13節(jié)視頻版+電子版講義】,【有方法有道理的申論小課25節(jié)視頻版+電子版講義】,【申論萬能詞句39節(jié)完整視頻版+匯總文字版】,【人民日報文章剖析8節(jié)視頻版+電子版講義】,【基層政府實務5節(jié)精選視頻版】,【“五位一體”公考熱點6節(jié)精選視頻版】,【申論素材積累·典故·19節(jié)完整視頻版】,【行測職業(yè)能力測試34節(jié)視頻版】
學習中有任何問題可以回復考拉老師,看到后第一時間解答。記得三連哦,感謝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