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天青色头像情侣网名,国产亚洲av片在线观看18女人,黑人巨茎大战俄罗斯美女,扒下她的小内裤打屁股

歡迎光臨散文網(wǎng) 會員登陸 & 注冊

一塊石頭對宇宙的終極思考 | 科幻小說

2020-08-16 20:47 作者:未來事務管理局  | 我要投稿


? ? ? ? ??

本周的主題是「生物多樣性」。

一顆顆普通的石頭,也許是一種特殊的生命體,在茫茫宇宙中探索著生命的意義。它們的答案會是什么呢?

|?無客?|專情于科幻創(chuàng)作,居于深圳。愛好書籍、電影、游戲等一切能夠講述故事、表達情感的藝術形式。力求創(chuàng)作出能引發(fā)思考的作品,將科幻的魅力傳遞給更多人。



滾石

全文16800字,預計閱讀時間31分鐘。

蘇醒

我們從哪里來?

十一又想起這個問題,但記憶像受到劇烈撞擊的石塊碎裂成許多片,他反倒想起母星大地上,滾石文明對宇宙起源的猜想。

起初,宇宙的所有物質(zhì)全部擠壓在一起,是一顆無法想象大小的天體,原石。原石內(nèi)部復雜的力量雕刻出了最初的智慧,他們不滿足于這樣毫無意義地活著,于是與原石里那些沒有生命的物質(zhì)展開了數(shù)以萬億年的拉扯。最終,擁有智慧的石頭費盡力氣逃離到了宇宙的各個角落,生與死的拔河形成了如今的宇宙面貌。

同時,在漫長的拉扯中,空間被撕裂出了許多沒有大小,只有無窮力量的裂縫......

一想到那可怖的裂縫,十一立刻驚醒過來。

他不知道自己休眠了多久,自己的力量也抓不住任何東西,連能感知到最近的一顆恒星也在十分遙遠的地方。以那顆恒星為參照,十一發(fā)現(xiàn)自己正以不可思議的疾速飛行中。在滾石漫長的文明歷史中,從未有任何一顆石頭能達到這種速度,滾石們還沒發(fā)現(xiàn)這么高速的行動方式,除非......

十一驚恐地向前行方向送去感知,所幸沒有發(fā)現(xiàn)裂縫的蹤跡。

這一切是怎么發(fā)生的?

十一向?qū)⒏兄拖蚝蠓?,但是母星系太輕,太遙遠,他完全找不到故鄉(xiāng)的方位。相比起無窮無盡的宇宙,他還是決定從稀碎的記憶里尋找答案。


母星是圍繞著一顆年邁的恒星運轉(zhuǎn)的行星,那顆恒星曾被滾石們稱為祖星,它的質(zhì)量異常龐大。母星在稍近的軌道上圍繞著它而旋轉(zhuǎn),年復一年,日復一日。

和每一顆滾石一樣,十一對自己的誕生沒有任何印象。誕生仿佛是一件非常非常遙遠的事情,以至于所有滾石都對此沒有記憶,滾石們不知自己從何而來,如何誕生。與之相同的是,死亡也是一件極其遙遠的事情,滾石不會自然死亡。

十一只知道當他出現(xiàn)自我意識的時候,二就一直陪在他身邊。與生俱來的感知力使他能立刻察覺到其它滾石的情緒變化,但那遠遠不夠用于交流。二耐心地教會他從體內(nèi)研磨出輕質(zhì)的砂礫,通過天生的力量隔空操控它去摸索石板上的回路文。

“我們是同伴,孤獨的滾石。”

十一毫不費勁讀懂了死板。

“那我是誰?”

他發(fā)現(xiàn)雕刻石板不過是將思緒投射到石板上雕刻,是一種天賦。

“我們按照質(zhì)量命名,你是十一?!?/p>

十一又問:“這是哪里?”

宇宙由物質(zhì)及其圓力組成。

二由此出發(fā),告訴十一滾石文明的粗略歷史。

軌道、天體、滾石等萬物的形狀和狀態(tài)都以圓為基準。母星大地有許多高山和深淵,在逼近死星的環(huán)道上,大地還因為祖星巨大的力量拉扯而隆起一條綿長的山脈。山巒高聳巨大,滾石們時常能感受到它數(shù)幾十倍于自身的壓迫力。雖然母星大地遍布崎嶇,但古時的滾石認為,山脈也好溝壑也罷,它們屬于母星,就像滾石身上的一處疙瘩,它們的力量最終還是來源于母星和滾石本身。

“他們以為,萬物的吸引力是圓形和球狀賜予的,于是便將這種相互吸引的力稱作圓力?!?/p>

初生的十一在地上翻滾出了一個巨大的圓形路徑,可他并沒有從其中感受到任何力量。二繼續(xù)刻寫石板,告訴他接下來的歷史。

由于生存在一個只能感受到“圓”的宇宙里,這一誤解并不奇怪。當時滾石的個體還散落在母星的各個角落,以為物質(zhì)間的力是圓形和球狀的結果。后來,滾石們在相互的旅程中見識到了許多不同的個體,不同的思想,他們停下旅程,匯聚在一起交流,形成了文明的雛形。于是很快,這一規(guī)律被大量的觀察與研究否定了。而八九綜合了所有觀察的規(guī)律,將圓力重新定義:

無論形狀與質(zhì)量,宇宙萬物都具有圓力,在它長久的作用下,物體最終都會因這種力而在更大質(zhì)量的物體附近作圓環(huán)運動,故稱圓力。

十一隨意地在大地上翻滾,留下道道不規(guī)則的路徑,以為自己找到了圓力定義的漏洞。但當他融入滾石社會時,無數(shù)的觀察證據(jù)卻向他表明這一定律的正確性。于是他開始思考起那個同樣令八九頭疼不已的問題:我們是不是游走于宇宙規(guī)律之外?

疑惑在各學術界發(fā)散出,在不同的滾石顱內(nèi)產(chǎn)生更多的問題。滾石們總是片刻不停地思考著,激烈地交換石板,討論著小到塵埃大到宇宙的種種事物現(xiàn)象,推斷宇宙的樣貌。而那個問題在十一的思索中演變成另一個:

我們從哪里來?

過去,八九在宇宙起源,原石假說的基礎上加以推論:滾石在宇宙起源之初誕生,整個宇宙的巖石、礦物和金屬擠壓在一起。原石由于自身強大的質(zhì)量和圓力急速旋轉(zhuǎn)著,在這期間,物質(zhì)相互摩擦碰撞,在某顆球體上刻出了最簡單的邏輯回路。千百年的演化中,回路的邏輯形式逐漸復雜,慢慢變成現(xiàn)在的滾石。

可按照二的猜想,這么大質(zhì)量的天體不可能存在。

他通過觀察祖星系內(nèi)懸浮在宇宙空間的小型巖石天體推測,死星系在很久以前曾擁有五顆行星,它們最后都因為死星的超強圓力吞噬,留下如今漫天的巖石碎片。原本祖星系內(nèi)就有足夠復雜的圓力情況,這種程度的摩擦擠壓也可能出現(xiàn)簡單的邏輯回路,只不過出現(xiàn)的概率可能要低一些。

可惜的是八九早在數(shù)百年前就退出了學術研究,十一與二幾番尋找都未見他的蹤跡。他開創(chuàng)了一個奇怪的組織,拒絕歸類于學術學科內(nèi),教派。自己則在母星大地上流浪,通過獨特的宇宙觀和教條網(wǎng)羅門徒。


千年以前,一還不叫一,二還不叫二,八九的質(zhì)量遠大于他們兩。那時十一還沒有出現(xiàn),祖星還被稱作祖星。那是熱衷于探索的時代,滾石們發(fā)現(xiàn)了越來越多的物理定律。二首先發(fā)現(xiàn)圓力的作用是有延遲的,而這個延遲也許是宇宙最快的速度。

二一遍又一遍在母星大地上游歷,在不同的地點進行天文觀測,記錄各種質(zhì)量天體的數(shù)據(jù)。在他漫長的天文研究中,他發(fā)現(xiàn)了幾百萬圓力年外的一對裂縫正纏繞在一起相互旋轉(zhuǎn)。它們難以想象的轉(zhuǎn)速引發(fā)了持續(xù)而規(guī)律的圓力波動,這使得他意識到,圓力并不是即時生效的,它只是以極快的速度在傳播著。

滾石平時依靠圓力場吸附碎裂的石頭礦物進食,也依靠此表達自己的情緒變化。二號召滾石組成漫長的矩陣,傳遞圓力場的變化,根據(jù)時差粗略推算出了圓力的傳播速度。

滾石以此為單位定義了宇宙天體間的距離,母星在百分之六到百分之七的圓力年距離軌道上環(huán)繞死星移動。

通過控制圓力的感知,滾石們繼續(xù)向深空遙望,觀察記錄下無數(shù)顆遙遠的星系。而由于祖星的巨大質(zhì)量產(chǎn)生的圓力過于強大,母星上的滾石們無法得知祖星地表的具體情況。于是千年前的某天,先輩們再也按耐不住,想要擺脫母星的圓力,到祖星上一探究竟。

滾石的力量與速度隨著質(zhì)量與體型增長,小質(zhì)量的輕質(zhì)滾石開始加快吸收大地和礦石的,快速成長。而大質(zhì)量的滾石開始在母星大地上練習翻滾,以便于在長時間的奔騰中控制自己的軌道。在這種情況下,整顆母星幾十年都籠罩在一片塵埃之中。很快,陸續(xù)有滾石驗證了學者的猜想,達到了那個可以不用附著于大地的浮空速度。他們脫離地面,在極低的空中飛行??罩械臐L石無法發(fā)力,其他滾石會在他們的路徑上筑起許多輕薄的高墻,幫助他們減速重回母星大地。

確立了浮空速度后,針對祖星的地外探索完全白熱化,滾石們開始四處尋找高聳的山巒。通過不斷的攀登碾壓,數(shù)年后,滾石將它們改造成一側平坦的升空軌道。經(jīng)過精密的計算,滾石們得出了在大地上翻滾加速時所需的圈數(shù)和花費的時間,在最恰當?shù)臅r機沖向山尖,朝著祖星奔騰。

所有登上山尖軌道的滾石都沒有回來。失敗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夾在成功與失敗的縫隙里。沒能超越浮空速度的滾石停滯在自己環(huán)繞軌道上,一圈一圈圍繞著母星而動,失去自由。

物體最終都會因這種力而在更大質(zhì)量的物體附近作圓環(huán)*****對圓力的定義好像反倒變成了某種邪惡的預言。但是滾石們相信,在祖星龐大的圓力下,滯空的滾石遲早會被它捕獲并且墜入死星,即便那要等待相當長的時間。

但那些進入死星的滾石們再也沒有回來,滾石們以為是祖星上的新視角、新發(fā)現(xiàn)讓升空的滾石流連忘返。也就是這個時候,滾石們第二次領略到宇宙的恐怖。

很久后的某天,母星空中開始不斷墜落下石塊,滾石們把它們收集起來,才發(fā)現(xiàn)那是刻有回路文石板的碎片。它們碎得不成樣子,無法分辨上面刻寫的內(nèi)容。但滾石們很快認出了一句重復次數(shù)最多的話:

不要升空!不要升空!不要升空!不......


不要升空?

十一自嘲著,自己肯定沒有好好遵守前輩的教誨,跑到這無所依靠的宇宙,還受了重傷失憶。

十一的身體正在蘇醒,而且到處都痛,總是有事情想不起來。最近的恒星在一個圓力年之外,周圍的圓力勢能很稀薄,如果一路上都是這樣的勢能......十一粗略計算了一下,得出了一個他不敢相信的模糊數(shù)字,他已經(jīng)睡了至少一千萬年了。

每當他使勁回憶時,不相關的記憶總是跳進腦子里,有些記憶變得很奇怪,十一不認為自己經(jīng)歷過。

“如果沒有痛覺,我們將變得更強。”這是二的字跡。

“如果受傷不會因為失去記憶而痛,那我們早就滅絕了。”一個陌生長者滾石的字跡,十一對他沒有一點印象。

滾石全身都寫刻滿了比回路語更加細致的回路,那是他們的記憶。從他們還只是一顆大腦核心開始,記憶便一點點刻在核心的內(nèi)殼里,然后隨著滾石的長大,核心內(nèi)殼漸變成內(nèi)殼,又從內(nèi)殼變成外殼。一些滾石學者認為,重要的記憶會保留在內(nèi)部,而不太重要或者有意被忘掉的東西,就隨著滾石的成長向外擴展,變成了即使丟掉也不可惜的信息。

但十一不這么想。忘掉了什么卻記不起自己忘掉的是什么,未免也太可悲。十一想起自己第一次領略到宇宙恐怖之處的記憶,死亡的氣息充斥著整個宇宙。


“我是十一?”他問:“那有多少滾石?”

“滾石文明只剩下八十九顆了,珍惜自己的生命?!倍卮?。

“那也是滾石嗎?”

十一感受到許多十分遙遠的圓力,整個宇宙到處都是這種東西。二沒有解釋,任憑他感受裂縫的低語。

無需感知,裂縫那足以吞噬宇宙的強大圓力會主動現(xiàn)身,讓每一顆滾石都感受到它可怖的存在。在所有滾石誕生的那一刻,他們就了解了死亡的意味。

哪怕巖石被碾壓成比粉末更加細微的東西,滾石也依舊能感受到它的存在。在裂縫附近,圓力的規(guī)律也被撕碎,任何靠近裂縫的東西在還沒被吞噬前就碎成了再也無法感知的基本,隨后遁入虛無,徹底從宇宙中消失。那一瞬,十一不僅預感到了不可避免的死亡,還有整個宇宙的終焉。

恐懼的情緒死死纏繞著十一,直到幾年后,這份記憶才從核心漸轉(zhuǎn)移到新生的外殼上。但即使忘掉了這份恐懼,他還是記住了記憶的教誨。時間逼迫每顆滾石走向死亡,而也許唯一的慰藉和尊嚴就是得知自己的死亡與誕生,在對滾石一無所知的宇宙中,有尊嚴的死去。

滾石們猜測,裂縫無窮無盡的圓力最終會吞噬整個宇宙的所有物質(zhì),而滾石對此無能為力。這是滾石們第一次領略到宇宙的恐怖,而探索時代,那些浮空滾石們丟下石板則是第二次。

石板跌入母星后,大多都碎成了渣,只有很少一部分成塊。滾石們花了幾十年的時間收集散落在各處的石板碎塊,才拼湊出了浮空滾石的完整警告,墜落的石板揭露了滾石墜入死星的結局。

浮空的滾石觀察到,祖星的表面完全平坦緊致,沒有一絲崎嶇的起伏,也感受不到任何溝壑的存在。他們本來把它當做一個好消息,這樣在環(huán)繞減速接觸到地面時就不會產(chǎn)生生理結構無法承受的劇烈沖擊。然而,還來不及對祖星地表緊致的原因做出猜想,墜入祖星的滾石就立刻向浮空的滾石們揭曉了答案。

當滾石一圈圈環(huán)繞飛行逼近祖星大地時,他們的速度已經(jīng)達到了一百倍的母星浮空速度。在巨大的圓力作用下,浮空的滾石們感受到一種異樣,逼近地面的滾石開始形變,體型漸漸變成了橢圓。而滾石觸碰到祖星大地的那一刻,宛如一粒塵埃落在滾石身上那般,立刻消失得無影無蹤。祖星上沒有留下撞擊坑洞,也沒有揚起任何一粒灰塵。祖星強大的圓力使得撞擊沒有產(chǎn)生塵埃,甚至連撞擊都稱不上,所有物質(zhì)都被死死按在地表,滾石在接觸到祖星的一瞬間便被壓扁,迅速同化為祖星的一部分。

五百顆滾石在祖星上永遠停止了滾動和思考,那是滾石文明第一次經(jīng)歷死亡。在這場死亡運動中,滾石只剩下八十九顆,最年長的滾石在經(jīng)歷了這一切后停止了生長,退出學界創(chuàng)立了教派。而一也最終變成了一,二也成為了二,祖星變成了死星。

那以后,作為質(zhì)量遠超其他滾石的一,他主動背負起滾石文明存續(xù)的壓力,禁止任何滾石升空。一帶領著滾石們來到各處山尖軌道,在平坦的軌道上刻下回路文,每顆違令嘗試升空的滾石都會在翻滾時讀到這篇警示,那是揭露登陸死星的悲慘結局的警告。

然而,很多滾石認為無知比死亡更恐怖。

隨著二和十一對問題的深入研究,問題和疑惑卻沒有因而減少,反倒是越來越多。一些無法解決的困惑似乎蘊藏著致命的威脅,令二隱隱不安。


歷時三年,二與十一終于在南極極點找到了八九,沒等兩人發(fā)出探討交流的邀請,他卻先熱情起來:

“滾石的身體結構也許會細分成很多層,但最后也無非是三個大概的組成,思考和操控圓力的大腦,用于運動的內(nèi)殼和保護性的外殼?!?/p>

十一驚喜地問:“你知道每一層的具體結構嗎?”

“不知道,這全是我的猜測,但我確實觀察過許多例子?!?/p>

“猜測?觀察?”十一有些激動,困擾了他幾十年的問題似乎將要被面前的這顆滾石用幾行文字突破。

八九激昂文字,接連刻寫出石板告訴他們倆自稱千真萬確的宇宙觀:

“是群星,是群星??!不同于滾石太輕的質(zhì)量組成,星體由于其龐大的質(zhì)量與原力使得我能感知到他們的具體結構。星體由內(nèi)而外分別由星核、內(nèi)地殼和外地殼組成。答案顯而易見,作為宇宙的產(chǎn)物,我們和群星都擁有相同的結構,他們同樣擁有智慧?!?/p>

十一很困惑,不知應該選擇相信還是否定。他說的話既無法證實,也難以證偽。

“倘若群星擁有智慧,為什么他們不偏離自己的圓軌呢?”

“于群星而言,我們的舉止如塵埃翻滾;于滾石而言,群星的運動晦澀而難以理解。他們對宇宙的思考早就超越了我們所有滾石,所以選擇聽天由命,按著圓力給予的軌道運轉(zhuǎn)?!?/p>

二問:“這么看來,你知道他們思考的結果?!?/p>

八九弄出一塊大石板,在上面緩慢刻下一個大圓,但是這個圓在臨近完成的時候卻沒有首尾相連,而是向內(nèi)收斂,在圓弧下又形成一個圓弧。重復幾十次后,他畫出了一個密集的漩渦。

這次換做二變的困惑起來,他想起先輩們當初登錄死星的軌道,“這才是圓力作用真正的最終結果,所有物體最終會墜入大質(zhì)量的天體。你早就知道了?”

八九沒有回答,圓力場發(fā)出微妙的變化,那感覺像是某種無奈。

“為什么當初你要離開學界?”

“不要誤會,這個旋渦是我們對宇宙的研究,我們自以為順著旋渦能達到終點,但卻忽略了宇宙的形成方式?!?/p>

八九把石板翻過來,在反面以石板中心為起點,向外作圓弧,做出了一個同方才一模一樣的旋渦。

“我們沿著這些圓弧向里走,殊不知宇宙每分每秒都在以更快的速度發(fā)展。每當我們解決了一個問題,立刻會引申出另一個問題,無窮無盡。”

二逼問:“所以你認為停止思考是最好的選擇嗎?”同時,他向十一丟去一塊石板:“不要相信他說的話,通過模棱兩可的文章和不能證明的猜想,他已經(jīng)網(wǎng)羅了幾十名教徒了?!?/p>

“你們想要證據(jù),就跟我來?!?/p>

那是附近的一個深坑里,三顆滾石翻滾到坑中心,那里有一個形狀奇怪的東西。

“那是什么?”十一問。

“那是先祖的遺骸......”八九一筆一劃工整刻下這句話,字跡里滿是敬意。

遺體很大,足有三顆普通滾石的大小,但卻比八九還輕。八九稱他的巖石和礦物的結構在千萬年里的時間被風化侵蝕,只剩下了這具骨架。

二和十一迅速在體內(nèi)研磨出打量的輕砂,準備進入遺骸體內(nèi)一探究竟。

“小心點,再把沙子磨細一點,不要刮傷了先祖......”八九不厭其煩地提醒著,于是他兩只好吧輕砂磨成粉狀,沙子幾乎細小到要失去控制。

輕砂拂過遺骸表面,得到了個奇怪的形狀,那是母星大地和天文觀察史中從未出現(xiàn)過的形狀。那形狀像是圓形的立體長方形,在一端各伸出了一塊比石板厚上十倍左右的殘片,根據(jù)損傷的形狀推測,殘片其原本應該是像山一樣的三角形。從外部形狀上來看,這和滾石的結構大相庭徑。

十一搞不懂這與他的說辭有什么關系,但二卻表現(xiàn)得很興奮。

輕砂從表面的許多孔洞進入了遺骸的體內(nèi),窺探其內(nèi)部結構,那同樣與滾石們對自身的任何猜想都要不同。不同的物質(zhì)一層層、一片片用不知名的方式死死粘連在一塊,內(nèi)部插滿了各種形狀的小疙瘩,有的很長,有的很小。十一偷偷發(fā)力,想用砂礫刮走一些物質(zhì),而遺骸內(nèi)部的表面卻沒有在撞擊下?lián)P起灰塵,只是留下了一道淺淺的劃痕。

他們又找到幾條縫隙,再度深入,在里頭發(fā)現(xiàn)了一些類似回路文的紋路,摸起來像是文字。

“我讀不懂,這是另一種語言,另一種思考方式?!倍d奮地寫下,他知道語言是天生的,無需學習。另一種語言就代表著......

“太精細了!”十一不由得寫下感慨,“他們的刻字技巧太精妙了,橫豎撇捺只占薄片的那么一小點兒地方,筆畫只有砂礫那么窄,一塊小小的薄片上能刻上浩瀚如星辰的信息。倘若滾石能掌握這種技巧,交流的速度將提升數(shù)百倍!”

“但是......”十一表示:“這些語言的形式高度重復,似乎沒有任何意義?!?/p>

二問:“遺骸是什么時候在這里的?”

“他是我們的祖先,當時是一直都在這里,因為放棄了思考而被風化死亡?!?/p>

十一悄悄遞給二一塊石板:“你不會信了他那套說法吧?!?/p>

“當然不可能,他不過是在騙自己罷了。”二操控輕砂飛向四周,“仔細觀察一下就能得出結論。”

十一向四周釋放感知,他們目前處在一個不像自然形成的深坑里,而遺骸處于坑中心。

“難道遺骸是......”沒等十一寫完石板,二便丟給他答案。

“遺骸不是滾石,他是母星之外存在的生命,他們征服了星海,來到這里!”


二堅信遺骸來自外太空,是宇宙深處的其他文明。十一當然相信這個可能性,浩瀚宇宙里,物質(zhì)和引力無窮無盡,滾石文明的存在本就是極其偶然又必然的例子。但是……可能性畢竟只是可能性,誰也不知道地外生命的可能性是趨近于百分百還是無限趨近于零。

與八九相遇之后,二在天文的研究上變得愈發(fā)狂熱,他的研究觀察成果吸引了許多滾石與他共同探討。不出十一的預料,沒過幾年他們便開始規(guī)劃起加速軌道的建立,磨平了山尖軌道上那些警示文。

由于個體的力量不夠,于是他們抱成一團,輪流發(fā)力全速在母星大地上翻滾,卷起遮天的沙塵,翻起濃濃塵埃,一圈又一圈地加速著。六十天后,滾石團在大地上翻滾了二十圈,達到了預定的速度,朝著一座高聳的山峰奔騰而去,加速再加速。終于,滾石們脫離了大地的束縛,在空中旋轉(zhuǎn)。

如此大規(guī)模的動靜已無法瞞過一,但當他趕到那條加速軌道時一切已經(jīng)無法阻止,任何擋在滾石團路徑的石頭不是被壓扁就是被撕碎。一號召起所有滾石,把那座高山腳下的所有大地打碎,磨成砂川。根據(jù)觀察,滾石們計算出他們所有可能的落地點,把沙子盡可能堆高,用圓力操控在其上方形成又一張一層層的砂網(wǎng)防護。于是當二他們在升空失敗后,滾石團并沒有在母星大地上摔得粉碎,只是在砂礫的摩擦中受了輕傷。

沒等一發(fā)難詰問,二提前送出石板。

“死星和母星的天體姿態(tài)很不正常?!?/p>

“這和你們送死的行為有什么關系嗎?”

與二一起升空的滾石們悉數(shù)刻出石板:

“在地外的千余顆恒星觀察中,從來沒有哪一顆像死星那么重的恒星還能擁有行星?!?/p>

“宇宙如此浩瀚,那么一點觀察可以總結得出什么規(guī)律?”

“得不出靠譜的規(guī)律,但是卻讓我們想到一個可怕的猜想?!?/p>

二向在場的每一位滾石發(fā)去石板:

“圓力不止會吸引物質(zhì)自身外的東西,當它自身的圓力大到某個程度時,它就會開始擠壓自身表面的物質(zhì),不斷坍縮,直到把自己擠壓到另一個不知名的位面中。但此時它的坍縮還遠遠不會結束,它的圓力依舊會留在我們的宇宙里,暴力地拉扯一切物質(zhì)。這也許才是裂縫的成因!”

“猜想!猜想!又是猜想!你這樣和八九有什么區(qū)別?興許八九還要比你好些,至少他不會制造這種毫無根據(jù)的恐慌?!?/p>

二刻下石板:“遙遠的星星蔓延過來的圓力本身就很微弱,而系里的宇宙空間漂浮了太多巖石碎片,嚴重影響了我們在母星上的天文觀測。倘若我們能越過這些碎片,上到另一顆天體去,死星與母星外的另一個天體上,我們將能望得更遠且更清晰?!?/p>

“不要避重就輕!學術的研究要抱有開放性的思想,而你們現(xiàn)在卻變得狹隘,只想著自己如何能成功,只想解決眼前的困惑卻不顧失敗的后果!滾石文明如今只剩我們八十九顆,所謂的犧牲只是對文明極不負責的幼稚行為?!币患ぐ浩饒A力場,釋放自己的情緒,不可違抗的壓迫感下傳來陣陣悲涼。

“我們的數(shù)量不斷在減少,倘若一直這樣犧牲下去,難不成要我成為唯一一顆的滾石,獨自守望偉大的滾石文明嗎?請不要對我如此殘忍,請不要對滾石文明如此殘忍!”

十余顆升空的同伙被一深深感染了,意識到自己的愚昧,紛紛從二的身邊離開。他們在大地上翻滾,碾壓出圓形路徑,模擬著母星公轉(zhuǎn)的軌道圖。圓形、球形,整個宇宙最基本的形狀,滾石們唯一的圖騰,無論什么時候都能安撫下滾石的情緒。

此情此景讓二明白,短時間內(nèi)不會有滾石再和他進行天文交流了,于是他只得無可奈何地離開。十一不為一的氣勢所動,緊隨二而去。

他追上二問:“下一步?”

“你繼續(xù)研究滾石的起源,總會找到我們誕生,如果能增加同伴就好了?!?/p>

“我是問你的下一步?!?/p>

“沒有下一步了?!笔患毤殦崦澹瑥牧什葑舟E上不難看出二的沮喪?!耙皇菍Φ模夷抗馓M隘了。”

“他不會永遠是對的,沒有東西能永遠是對的。為什么這次升空會失???進入山尖軌道前明明已經(jīng)超過當年的浮空速度了?!?/p>

“我們在進入山尖軌道后減速了?!?/p>

“為什么?”

“因為速度達不到預期......其實母星根本沒有浮空速度,浮空的滾石對母星的圓環(huán)運動會被死星改變,一點點被死星吸過去,最后墜入死星。按照其它恒星系的觀察規(guī)律總結,本來應該存在三種速度,分別用于環(huán)繞行星,脫離行星然后是脫離恒星。但是死星系里卻只有一種速度,最后的逃逸速度。只要沒達到這個速度,結局都是墜入死星?!?/p>

十一翻滾到二面前停住,問:“你要離開了?為什么不和我說?!?/p>

二略加停頓,丟出一塊石板便朝著一個方向疾行而去。

“跟我來?!?/p>

十一吃力地追著二,來不及刻寫石板追問。半天后,二停在了某出環(huán)形山山頂,兩顆滾石任由圓力將自己扯進山環(huán)中央的凹陷。從深度上來看,這個坑洞比上次同八九見到的那個撞擊坑還要深。

二從改變外殼的形狀,從身體里伸出一排排石鏟子,原地自旋起來,地面很快被挖出一個小洞。無需多言,十一模仿著他行動忙活起來。過了半天,坑洞已有一顆滾石那么深,十一把停止了工作,把自己埋進洞里,感受著地層深處各種物質(zhì)微微擠壓傳來的震動,圓力的感知朝著各個震動的方向蔓延而去。

“這里沒什么礦物...適合食用的巖石也很少?!笔恢苯影鸦芈肺娘@示在自己的石質(zhì)外殼,讓二用輕砂撫摸閱讀。這是一種效率比石板更高的交流方式,但卻顯得有些過分親密,滾石們不會在公共場合這樣做。

忽然,十一感受到一股前所未有的震動,似乎是大地裂開來,化作粉末的波動,感覺有些微妙。

上方突然掉下幾塊石板:“你在干什么啊,快出來!”

十一忽然一激靈從圓坑里彈射出來,他突然想起了裂縫,那游離于規(guī)律外的宇宙漏洞令他恐懼不已。有什么東西侵蝕掉了他的外殼,可一點也不痛。確認傷口不深后,二在一旁發(fā)出愉悅的圓力波動。

“這是什么?我挖出來的洞不見了,身上的傷口斷層也不見了。”

“不...我想你的傷口不是斷裂或者粉碎什么的,不過我也不知道叫什么。前段時間,在我發(fā)現(xiàn)死星和母星的狀態(tài)異常之前,母星大地上到處都出現(xiàn)了這些東西。它們好像是在地里深處的東西,也許一直與滾石文明同在呢。”

十一扔了塊大石頭進到方才的坑洞里,石頭不出一會兒便消失得無影無蹤。那東西比十一見過的任何細沙,任何塵埃都要輕,像風力侵蝕并同化一切物質(zhì)??赡菛|西又不像堅硬的巖石,它更像是碎成粉末的石塊,又因為某種力量黏著在一起,似乎難以分離。

“毫無疑問的是,死星系的異常讓它們變得活躍起來了。你看?!倍谝慌酝诔鲈S多條小溝,彼此縱橫交錯,連接到洞口。那東西的形狀立刻發(fā)生了變化,不一會兒便填滿了整條溝壑。

如果二挖出了方形凹槽,它就立刻變成了方形的;如果二挖出圓形,它又立刻變成了圓形的;如果二挖出回路文,它又立刻變成了回路形的。

母星大地上,二為它起名為“無形”。


回想到這里,十一才發(fā)現(xiàn)自己那時被二轉(zhuǎn)移了話題。當初他想要離開母星,離開死星系卻沒有告訴十一,只是說自己想到空中,越過天上巖石碎片的觀測干擾去感受純凈的宇宙。他告訴十一自己會有辦法回來的,即使現(xiàn)在十一也沒想出那個辦法是什么,他還是無條件相信著二。

十一很想念母星上的生活,雖然每天被問題困擾,但無憂無慮。他不斷向后回望,無論把感知延長到多遠都無法感觸到故鄉(xiāng)的圓力,遙遠的后方,他只望見一顆孤零零的致密恒星。

他忽然想起在八九那學習到的一種奇特的觀察方式,將圓力收束起來,指向某個方向,這樣能會使探索的方向變得狹隘,但感知力卻會變得十分精細。八九把這稱作冥觀,如果稍微控制不當,很容易把圓力完全收斂導致陷入休眠。

即便是在這種程度的感知下,他還是感受不到母星,而那顆致密的恒星,感覺越來越像是死星......母星已經(jīng)不復存在。

沒有退路了。十一將那束感知筆直射向前方,在窄窄的宇宙里上下求索。


十一不敢相信,滾石們居然就這樣向一屈服了。他之前已經(jīng)頒布過多少次升空禁令了?五次還是七次來著?總之,每次都是二帶頭打破禁令,不斷嘗試飛出母星。可這次,二失蹤后滾石們就再也不干了。

“現(xiàn)在的滾石里只有二對天文有所了解,連他都失敗了,讓我們自己計劃不等于去送死嗎?”十六以為他也想要升空,于是理性地勸阻著,讓他不要跨學界籌備升空。

“知道?!?/p>

“他們都說,二也接受了無形巖的洗禮,再也沒有出來。”

“你們說是,那就是吧?!笔挥美淠s走了十六。

這段時間,母星的自轉(zhuǎn)速率下降到了四分之一,離死星越來越近。日子變得漫長起來,受到母星變化的影響,滾石們停止了休眠。過分的精力宣泄在學術交流里,空前熱烈。不久后,滾石們發(fā)現(xiàn)了母星上幾十處無形的存在,證實了二的猜想,無形確實一直呆在母星深處。通過進一步的研究,以九為代表的滾石們發(fā)現(xiàn)了無形的種種特性。

“那不是粉末,那就是巖石,一種我們從未見過的形態(tài)。當無形物從地里轉(zhuǎn)移到地表時,一段時間后會變成充滿孔洞的各類巖石復合物。它脆弱的結構一碰就碎,無形原先就是石頭,一種沒有固定形狀的巖石?!?/p>

滾石們沒能弄清無形巖在固定形狀和無形之間的變化機制,雖然有受傷的危險,但在一頒布了一系列禁令后,滾石們的熱情也只好用于研究無形巖。不止是學者,所有滾石都嘗試解開無形巖的秘密,教徒也不例外。最終,他們用狂熱的方式,一絕對無法接受的方式聲稱弄清了無形巖的奧秘。

“這是洗禮,無形巖會喚醒你一生的所作所為?!?/p>

十一知道他們指的是什么,在環(huán)形山接觸到無形巖時,遙遠的記憶突如其來,那是他初生時探測到裂縫時的恐懼。無形巖造成的損傷沒有疼痛,外殼被一點點侵蝕的時候,那些本應隨著剝落而遺忘的記憶又會被激活,再一次刻進大腦。

教派已存在數(shù)百年,從五十到八九足足四十顆輕質(zhì)的滾石均是教派成員。他們認為自己的一舉一動對整個宇宙產(chǎn)生不了任何影響,在宇宙走向終點的時候必將勢不可擋地帶走滾石文明。過度的思考毫無意義,他們只進行觀察和記錄。

裂縫將帶走一切。

八九拋下這句話便消失在學界。他曾是個備受尊敬的全科學者,做出了宇宙起源的猜測,推論出生命誕生假說。

對教派的觀念,十一不敢茍同,但他對八九的敬重也不亞于任何滾石。他還深切地記得那次與八九短暫交流,十一輕撫他刻出的石板,在一大堆回路文堆砌出的言語背后,有一種近乎絕望的無奈。

十一由圓力雕刻生命的假說開始研究滾石的起源,至今已過數(shù)十個年頭,假說只給帶來更多不解,沒有給他帶來任何慰藉。母星曾經(jīng)存在五百多顆滾石,難道每一顆都是引力無意雕刻的結果嗎?

也許這其中存在某種規(guī)律,只是意識未形成的滾石們都忘記了,不知道無形巖能不能讓滾石想起那部分的記憶......

十一急速自旋起來,想把這個可怕的想法拋出腦外。

一切還是因為缺少觀察數(shù)據(jù)。

正常情況下,滾石根本不會自然死亡,至今都沒有滾石清楚自身內(nèi)部的確切結構。那些在升空中犧牲的滾石,達到浮空速度的滾石,最后都無法擺脫死星圓力。在宇宙中罹難的滾石連尸體都不剩,更別說調(diào)查......

那些接受無形巖洗禮的滾石教徒...他們還活著嗎?

十一翻滾起來,奔向每一處無形巖出沒之地。他翻山越嶺,在母星緩慢轉(zhuǎn)過一周后翻遍了南極的每一座山脈,沒有任何教徒的蹤影。于是他朝著北方奔跑起來,在母星大地上揚起陣陣沙塵。終于,在北極點最高的那座山腰處,他找到了教派的臨時駐地。

“洞里面是什么。”十一問守門的兩顆輕質(zhì)滾石。

“納骨堂?!?/p>

“先祖的遺體?”

“是十八名自我奉獻的圣石?!?/p>

十一一時沒反應過來,他以為最多也就兩三個傻子會跳進無形巖里。無形巖在侵蝕肉體的時候并沒有那么可怕,它不會產(chǎn)生痛覺,還會幫滾石喚醒即將剝落的記憶。但仔細想想,這才是它的可怖之處。無形巖侵蝕的不是軀體,而是滾石被探知欲扭曲的靈魂。

十一不想同他們糾纏下去,拒絕接受他兩的石板,直接闖進洞里。兩顆輕質(zhì)滾石的質(zhì)量加起來還不到十一的一半,根本無法阻攔他。

山洞里,十八顆滾石靜靜地躺著,幾乎要融入其他石頭當中。被無形巖侵蝕的可怖傷口慘不忍睹,十一想把輕砂送入他們的體內(nèi),可是傷口糊成一片,沒有縫隙可以進入。

必須要磨掉傷口上的復合物,切面才能完整展露出來。

十一顫抖地伸出石鏟,兩顆輕質(zhì)滾石趁他分心,把石板粗暴地插進十一身體里。

“你要對殉道者做什么?。】熳∈?!”

他們還活著。十一從踏進山空的那一刻就清楚,十八顆滾石雖然受了嚴重的傷害,但傷口被凝固的無形巖復合物覆蓋,生理結構還沒有徹底崩潰。他能感受到他們的痛苦,若隱若現(xiàn)的圓力場正在展示著生命的脆弱與消逝。

如果錯過這次,就再也沒有機會了。

這種強烈的預感讓十一立刻變得冷酷,他粗暴地擠開守衛(wèi),迅速清理掉殉道者的傷口。

滾石的核心被一層厚重的巖石層包裹著,十八顆滾石的大腦核心依舊完好無損,這也是他們剛才還活著的原因。巖石層外包裹著一層金屬半球體,然后球體外又裹著一層完整的巖石層,再往外,又是稍大些許的金屬半球體。內(nèi)殼外殼的結構就這樣層層疊疊,不斷向外擴展。金屬層在巖石層夾縫中滑動,每當殘疾的滾石嘗試行動時,金屬半球便會變化位置。

“看夠了嗎?!卑司挪恢螘r出現(xiàn)在了洞口。

“八九,快來,滾石的結構竟如此奇妙!”十一快速刻寫著石板,興奮使他暫時忘記了自己方才的殘忍舉動,“這種物質(zhì)有著奇異的物理特性,有時他們相互吸引,有時他們卻表現(xiàn)出強烈的斥力。通過在巖石層內(nèi)的滑動,這種物質(zhì)組成的半球體嵌套球?qū)⑦@種力釋放成我們行動的動能!”

八九沒有接受石板,他歪歪扭扭地刻出石板,“無知是一種福祉啊......無知是福。”

十一讓興奮的其實是另一顆滾石的引力波動,他越過十一,在洞外久違地遇到了二。欣喜之情難掩于內(nèi),他們迅速交換起石板。


孤獨是思考的伙伴。那次升空失敗后,二開始尋找滾石先祖的石板遺跡,在母星大地上流浪。先祖千年前的思想至今還刻印在那些遺跡上,仿佛他們從未離開。根據(jù)遺跡上對地外天體的細致描述,二推測以前曾有一種能大致觀測到星球表面組成的觀星方法,可當他找到那種方法的解釋時,具體的操作文字卻已經(jīng)被磨掉,取而代之的是一行嶄新的回路文:

“勿忘石難?!?/p>

字跡異常工整,筆畫刻印很深,仿佛這不是警告,而是命令。不用多想,肯定是一干的好事。

一對孤獨的恐懼已經(jīng)超過了恐懼本身,極度害怕失去同伴。他不斷立下各種規(guī)定,限制滾石在平原和山間的翻滾速度;嚴格限制天文觀測;督促輕質(zhì)的滾石快速成長;禁止?jié)L石做出任何危及性命的事情。很快,事情開始變得本末倒置,他越是迫使其他滾石變得和他一樣,二就越加倍感孤獨。

“勿忘石難?!?/p>

第八次看到一的字跡時,一股難以抵抗的疲倦擊垮了二,令他陷入休眠。等他再次醒來時,面前出現(xiàn)的卻是八九。

“我知道你在找什么,如果你能在我這呆上一年還不改變主意,我就教你那種觀星方法?!?/p>

二接受了。為了防止自己被教派扭曲了宇宙觀,二率先發(fā)出攻勢,主動找教徒們進行學術的探討。起初他們還饒有興趣地聽著,但當討論朝著未知的方向發(fā)展,就要進行深刻的思維交流時,他們立刻變得談興索然。一段時間后,教派里再也沒有滾石愿意和二聊天。

這時,二才理解了教派的唯一教義:舍棄思考,觀察并記錄。

在教派里的生活讓二對自己的孤獨有了深入的理解。他感覺到自己外殼之外還有一層結構,仿佛有一層無形的力場包裹著他。這種力量使得別人無法靠近他,當他想接近別人時只會帶給他們傷害。在漫長的歲月里,只有十一一直站在這圈里。無論自己講著什么毫無邏輯的猜想,亦或則計劃著瘋狂的行動,十一始終站在他這邊。

倘若那天沒有隱瞞十一去升空,他肯定會跟來,再假如那天一沒來得及打碎大地......那絕對不是理智的舉動。

在教派的生活就要滿一年的時候,二問八九:

“你認為宇宙一直在快速發(fā)展,那會不會有那么一天,宇宙的發(fā)展速度超過了圓力的作用速率?”

八九回答:“屆時,所有天體的圓力都將離析,天體再也感受不到另一顆天體,滾石個體也在無法感受到其他滾石,所有智慧都將在宇宙里孤獨的徘徊。”

“我只是隨便問問......”

“但你終有一天會忍不住一直這樣想?!卑司诺淖舟E有些扭曲,“真可笑不是嗎?我們對宇宙的觀察和研究卻總讓我們思考到自己不同的死法?!?/p>

八九兌現(xiàn)了承諾,教給了二先祖?zhèn)兊挠^星方法,冥觀。

那是一種將圓力集中于觀察,完全剝離思維與情緒才能做到的事情。二必須不斷進入休眠,并且嘗試在睡眠中保持意識,將圓力的感知收束起來,集中在某個方向。過了半年,二才掌握了這種奇妙的觀星法。

教派的駐地在北極的山腰,山頂是天體碎片干擾最小的地方,于是二停滯在山頂,在冥觀里忘記時間,長久地凝視著深邃的宇宙。

在觀察了成百上千顆恒星系后,一個擁有許多小行星的恒星系引起了他的注意。那是一顆相當輕的恒星,死星的質(zhì)量足足是它的十倍。與大多數(shù)年輕的恒星一樣,它表面長年呼嘯著致密的沙塵暴,周圍圍繞著多顆質(zhì)量不一的行星,也許會有足夠復雜的圓力條件產(chǎn)生生命。

二在其中一顆顆探索著,最終將注意力久久地停留在第三顆行星上,那顆星球表面被超過一半的無形巖占領,大地幾乎擠在一起,怎么看都不像能有生物的樣子。但是仔細觀它表面放出的不自然圓力波動后,二得出了一個令他自己都震驚不已的結論:那里的生命居然能生活在無形巖里!

自無形巖出現(xiàn)后的不知多少年里,他們一直把這種成分出現(xiàn)在星球表面當成是不存在生命,或者生命已經(jīng)消亡的證據(jù),而冥觀的結果卻正好相反。


二興奮地寫出結語石板:

“你知道這意味著什么!宇宙里不止存在能夠跨越星辰的滾石,甚至還有滾石自由自在地徜徉在無形巖里,他們克服了距離,克服了死亡!”

八九打斷了二,“沒有滾石能克服死亡,宇宙的終焉便是萬物的終點,然而早在這之前我們就的結局就會比那更早到來。是誰給了滾石自由,是信念嗎?是科學嗎?不,是死亡,是死星和母星間那該死的圓力?!?/p>

一股強大的壓迫使二向后翻滾了一段距離,他沒有理會十一的石板,沉默著望著天邊的死星。

“死星什么時候逼近到這般距離了?”二問。

八九作起詩來:

滾石,自詡自由自在的生靈

全然不知,生于禁錮之中

倘若擁抱星辰,則失去生存的力量

倘若邁向大地,則失去自由的信念

在圓力的雕刻下誕生

在圓力的崩塌中死亡

無意義地誕生,又將無意義地逝去

滾石,偉大而卑微的囚徒

“快!我們要召集所有滾石,我們必須升空?!倍⒖谭瓭L下山,十一緊隨其后,石板的字跡在翻滾中寫得歪歪扭扭,“什么情況?”

“你剛才說滾石的動能來自奇異物質(zhì)的吸斥之間,二將這種半球體物質(zhì)固定在充滿勢能狀態(tài)的力就是圓力??!這就是我們?yōu)槭裁茨芷x圓力規(guī)律的原因,也是死星與母星狀態(tài)異常的原因。當我們活躍行動著,像幾百年前的升空探索時代那樣時,死星對母星的圓力被我們吸收了,減緩了母星靠近死星的速率。而當我們減少活動,甚至完全不動的時候,距離就會迅速縮短!”

“我們必須升空,拉開母星與死星的距離,現(xiàn)在也許還來得及。”

“來得急又如何,不過是在同樣的輪回里。”八九翻滾著,帶著所有教徒跟上了他們,“不只是靠太近會出問題,當母星與死星距離超過百分之十圓力年時,稀薄的圓力勢能會讓所有滾石失去意識,進入休眠?!?/p>

十一從未見過二和八九呈現(xiàn)出如此慌張的圓力波動,這令他緊張不已。母星重來沒有離死星那么近過,得盡快算出逃脫的可能性。

當死星從母星背面再次翻轉(zhuǎn)到他們頭頂時,眾石們感受到了一股無法抵抗的吸引力,這種力量讓每顆滾石變得十分亢奮,仿佛體內(nèi)有用不盡的力氣。但滾石們知道,這股力量是死亡陷阱里的誘餌,越是想得到就越是靠近死星。

最后,滾石們在近星山上找到了其他同伴。一已經(jīng)在山上召集了教派外的所有滾石,正在共同研究母星靠近死星的原因,慌張地討論著解決的辦法。

“升空,升空!為了還能站在大地上,我們現(xiàn)在必須先離開大地!”二同時刻出許多石板,分發(fā)給眾滾石。

“都什么時候了,你還惦記著你的美夢!”十六吐出石板,表露自己的不滿。

十一攔下他的石板,在背面刻好字后丟還給他,“我們依靠著死星母星之間的圓力行動,正是因為我們這些年沒有大規(guī)模的活動,母星才一直在靠近死星。想要活下來,我們現(xiàn)在只能升空,以博得消耗掉過剩圓力的可能性?!?/p>

滾石們陷入了混亂,石板被丟來丟去,誰也不知道自己接到的是誰想表達的話。十一感到萬分焦躁,回路文石板的交流速率實在是太低下了。一放出陣陣頗具威壓的圓力波動,終止了滾石的混亂。

“不要制造恐慌,我們現(xiàn)在距離死星還有百分之四點五圓力年的距離,留給我們的時間不少呢?!币坏氖逶跐L石之間流傳,很快平復了騷動。

“不對,不是這樣的。倘若距離再近一些,我們這種質(zhì)量的物體會被吸到天上去,到時候沒有大地,我們無法發(fā)力?!倍陡薪诡^,他必須立刻算出那個極限距離。

“百分之三點九個圓力年?!背聊季玫陌司磐蝗唤o出答案,“一旦超過這個距離,就做好心理準備吧。唉,何必呢,結局都是一樣的,裂縫將吞噬一切?!?/p>

二迅速驗算了八九的數(shù)據(jù),然后得出了一個逃離時間。

“還來得及,現(xiàn)在母星的自轉(zhuǎn)已經(jīng)變得相當緩慢了,按以前的時間來算,我們還有大概十來天。時間轉(zhuǎn)瞬即逝,我們必須立刻安排升空計劃?!?/p>


十一

母星大地上從來沒有過這樣的景象,滾石們抱作一團,像一座移動的山丘丸子,仿佛母星大地分裂出的一顆天體,片刻不斷地翻滾著。塵埃遮天蔽日,三天后,大地被翻滾的巨石碾壓出一條巨大的溝壑。滾石們輪流發(fā)力,一切只為逼近逃逸的速度。

“沒有用,距離還是在四點一,已經(jīng)很久沒有變化了?!睗L石問。

“不對,起作用了,靠近死星的速度減緩了?!睗L石回答。

滾石已經(jīng)沒有必要刻寫石板,他們只需將自己的想法刻寫在外殼上,相鄰的滾石便會一顆顆把信息傳遞開來,交流的效率大大提高。

由于母星自轉(zhuǎn)急劇減緩,滾石們已經(jīng)無法確定具體過了多久。在即將達到第一宇宙速度時,異變突生,較輕的滾石們慌亂起來。

“大地母星裂開了!母星大地裂開了!翻滾著,無形巖到處翻滾著!”

母星停止了自轉(zhuǎn)!災難發(fā)生時,二才意識到自己忽略了這個重要的問題,母星被死星的圓力鎖定,停止了自轉(zhuǎn)。地表的一切被拋投起來,然后又緩慢地落下,萬物失常。滾石們抱作一團,頑強地抵抗著前所未有的圓力撕扯,但這還不是最致命的問題。

大地裂開來,環(huán)形山洞口崩塌開來,無形巖從整顆母星表面噴射而出。地面不是碎裂就是被侵蝕,從山頂噴射出的無形巖無法回落,漫天飛舞。滾石團被侵蝕得滿目瘡痍,外圍的一些滾石更是直接脫落,消失在無形巖之中。

最后一圈!不知多久后,滾石們已經(jīng)感覺到自己身形逐漸變得輕盈,可距離還有四點零,不是因為死星的引力,是因為他們已經(jīng)達到了浮空速度!他們奔向南極點那座最高的山峰,像所有嘗試升空的犧牲者一樣全力奔騰,但不同的是這次他們成功了。滾石團在最高點出彈射而出,壓崩了高山的腰骨,向著漆黑的夜空翻滾。

“慢著,如果達到浮空速度,我們還怎么回去?”滾石問。

“我們已經(jīng),回不去了......”滾石回答。

滾石們遙望母星,它已經(jīng)跌入到三點八以內(nèi)的距離。令滾石們沒有想到的是,母星大地在還未觸碰到死星時便解體了,它裂開無數(shù)道驚駭?shù)臏羡郑瑹o形巖流淌于地表和空中,仿佛死星要直接取出它的核心。一切都碎裂開來,母星正邁向死亡。

“我們也一樣......”滾石說。

滾石正在緩慢墜入死星,正如他們先前所猜測那般,在太空中他們失去了發(fā)力點。然而,浮空速度并不是空中的極限速度,即便是在太空中滾石們也有發(fā)力的可能性。二早就想到了這點,也計劃到了這點,可當真要這么做的時候,他卻猶豫了。有那么一瞬間,二感覺到自己感受到了其他滾石的恐懼,二自己的想法似乎不再處于自己的腦里,好像所有滾石都突然知道了他的想法。

突然,一脫離出滾石團,留下一塊石板。

“我不是一個合格的領導者......二,在浩瀚宇宙中,只有你知道該奔向何處?!?/p>

他用盡全力從滾石團表面彈出,相互的作用力使得滾石的速度變快了不少,微弱地改變了滾石的前進方向。

“不對!你們不能走,一定有別的辦法?!?/p>

即便他再如何用力在自己身上刻下回路文,也沒有滾石傳遞他的話。滾石在一顆顆離他而去,二感到那強烈的孤獨感正在朝他襲來,然后又一點一點被剝離。

“反正最后宇宙也歸裂縫所有,什么時候迎來結局都一樣......”

八九雖這么說著,卻帶領著教派的滾石們一顆顆從滾石團表面彈出,一顆又一顆......

“也許滾石并不孤獨?!?/p>

十六離開了。

......

隨著滾石們一顆顆離開,滾石團變得越來越輕,在相互作用力下變得越來越快,越來越快......


共眠

十一意識到,在漫長的旅程里,自己與二還有剩余的幾顆滾石漸漸融合為了一顆滾石。他腦海里突然出現(xiàn)一個大膽的想法,那是二才想得出的猜測:經(jīng)過漫長的成長,滾石發(fā)展到巨大質(zhì)量的時候便會分裂出新的個體,但記憶會因此而消失,所以滾石們無論如何都記不起自己的誕生。

前進的路上,十一找到了那顆年輕的恒星,見到了其中從內(nèi)往外數(shù)的第三顆星球。它的模樣已經(jīng)變了,和二記憶里完全對不上。星球表面的大地不再是堆在一起的一片,而是在漫長的地質(zhì)運動中漸漸分裂成了七塊大小不一的大地,彼此被無形巖相隔。

距離已經(jīng)很近了,十一甚至能感知到那顆星球地表生命的活動。他們不是圓形的,甚至連橢圓也算不上,形狀有些奇怪,個體之間的大小差異十分巨大。

但十一對這些細節(jié)毫不在意,無論他們的形態(tài)與學術水平如何,他們的存在本身就是茫茫宇宙對滾石最大的慰藉。

我們從何而來?

十一發(fā)現(xiàn)這其實沒有意義,一個問題會不斷追溯到另一個,永無止境。重要的是要到哪去,如果結局只是以不同方式的凋亡,那便在路途中驅(qū)散孤獨。

回憶和思考耗盡了勢能,十一漸漸睡去......


(完)

編者按:異類文明視角是一種挑戰(zhàn)難度很高的寫法,作者需要在創(chuàng)作中時刻注意拋棄掉自己作為人類的“成見”,用簡明易懂的語言,描述出另一種文明對于世界的理解方式和知識體系。這篇小說在可讀性方面也許還需要有所提升,但是它完整設計了一個外星硅基文明的命運,并在結尾與我們的世界巧妙建立了聯(lián)系。

上海果閱文化創(chuàng)意有限公司已獲得本篇權利人的授權(獨家授權/一般授權),可通過旗下媒體發(fā)表本作,包括但不限于“不存在科幻”微信公眾號、“不存在新聞”微博賬號,以及“未來局科幻辦”微博賬號等

責編 | 宇鐳

題圖 | 電影《2001:漫游太空》截圖


一塊石頭對宇宙的終極思考 | 科幻小說的評論 (共 條)

分享到微博請遵守國家法律
大姚县| 来安县| 绥芬河市| 托里县| 武山县| 泗洪县| 汶上县| 旅游| 黄冈市| 措美县| 白玉县| 云安县| 金秀| 同仁县| 墨竹工卡县| 铜山县| 邓州市| 道孚县| 南投县| 栾川县| 天台县| 九寨沟县| 巫溪县| 平乡县| 桐梓县| 昌图县| 合江县| 永春县| 海阳市| 敖汉旗| 饶河县| 岐山县| 南开区| 长子县| 岳西县| 巧家县| 平原县| 仙游县| 浙江省| 鄂尔多斯市| 永川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