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小說的三個好辦法

? ? ? ? 今天給大家分享一下小生在寫小說時積累的三個容易構思一本小說的好辦法。
小說,其實就是由數(shù)個小故事組成的大故事,如何寫出一本讓人猜不透的小說,小生在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小生寫小說的幾個辦法。
第一,小生將其命名為“骨折法”。
之所以命名為“骨折法”,因為小生將小說的脈絡比作人的骨骼組織,而初生的骨骼是非常脆弱的,只有經歷不停的擊打,扭曲,才能成為一副硬直的骨骼。舉個很現(xiàn)實的例子就是,我們把拳頭對著沙袋或者墻壁不停的錘擊,不久后會破皮,而新生的皮會比原來的皮更加厚硬(別問我為什么知道,練過的……)
? ? ? ? 當然同樣的,要把持好力度和尺寸,破壞能促進再生,但是煉骨不代表碎骨,健體不是為了自殘。
那么方法運用到小說里,首先,我們來構思一本小說,先來一本簡單的言情小說吧,男主和女主偶遇,一見鐘情,經歷了各種困難后走到了一起。
這是就是一本言情小說的簡化故事梗概,大部分撲街文都是這種脈絡的延伸版。
但是這種文章就像出生的嬰兒一樣脆弱,為什么說它脆弱,因為這樣的故事細寫成章后,別人見一推十,很難讓人產生多大的心里波動,這樣的小說,別人是不會看多久的,它就像嬰兒一樣,經不起世界的風雨,所以我們需要給他鍛煉一下,骨骼重塑一下。
重塑,就是讓你覺得在某個部分順理成章的地方,給它適當?shù)膹澢幌?,比如男女主相遇,一見鐘情,為什么那么巧合的他們相遇了,這樣看起來是不是太巧了,而且還一見鐘情,好假,我怎么沒有一見鐘情過呢?巧的太虛幻,讓讀者不屑一顧。
那么,設計的時候到了,把巧遇這個細節(jié)“扳斷”,剩下的就是你創(chuàng)造的時候了,為什么他們要巧遇,他們就不能是敵對相見嗎?在對決桌上互相攻擊嗎?他們也不一定要是巧遇,也可以根本沒遇見,只是一個悄然的機會,男主因為某種原因要找女主,但是他一開始并不認識女主,動機或求救,或商業(yè)聯(lián)合,或者綁架……
一見鐘情也可以修改,他們?yōu)槭裁匆娗椋烤筒荒芑ハ鄶硨??并不一定他們是男女主就必須談戀愛,互相愛慕也不一定要為了彼此拼盡一切走到一起,就如同生活不盡是美好一樣,有些東西就是因為不完美,才令人涕下。
到后來經歷各種困難,困難的來臨可以是隨機的,隨機到你根本不知道它在哪里,何時發(fā)生,或是開頭,或是結尾,有的時候兩個人的初次相遇就是一種困難,人生都能充滿百態(tài),小說何嘗不行?
小說其實,就是一個人的人生,要想引得別人的共鳴,就要把他寫的真實,讓人如同親身經歷,一條完美的上升之路,雖爽,但是不真實,別人看完了,爽完了,就走了。
這就是小生說的“骨折法”,通過不停的修改故事梗概,來達到一種彎曲,讓人猜不透的境界,因為你一開始最容易想到的,通常也是別人初看一眼就能想到的,當你經過不停的錘擊,把線路改的彎曲,別人自然很難猜出來。
因為,人生本就讓人難以琢磨。
當然,一切都必須在“合理”的范圍之內,就比如鍛煉不能等于自殘。
第二中,“連接法”。
這個方法是小生結合看電影的感覺,再通過各種小說,動漫的共同之處,想出的一個辦法。
這個辦法,首先,你不要管故事,不要想大綱,而是構思一些氣場龐大,讓人一看就肅然起敬,雞皮疙瘩全起來,恨不得鉆進書里的場景。
例如《斗破蒼穹》蕭炎在忍受屈辱的情況下說出那句,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窮。

《獵國》中面對數(shù)萬敵軍,明知是死,數(shù)量只有萬余的騎兵團依然面無懼色,氣勢高昂的說出那句
“羅德里亞,前進?。?!”
以及在奢靡的皇家捕獵會上,面對高高在上的皇帝,我們的主角夏亞雷鳴脫下他的上衣,戰(zhàn)爭留下的傷疤在陽光下閃閃發(fā)亮,如同勛章般耀眼,大聲般的唱著氣勢恢宏的軍歌
“如果!
我們不去戰(zhàn)斗!
那么!
敵人就會指著我們的尸骨說,
那是奴隸?。 ?/p>
? ? (作者當時看著也感慨良多)
還有在《龍族2》,路鳴澤踏在大地與山之王的尸體上,輕輕的說出那句
“我重臨世界之日,諸逆臣皆當死去!”

這樣的令人振奮的場景在小說中無疑可以掀起一個小高潮,這也是能讓讀者讀后回味無窮的畫面,而在電影中,例如《復仇者聯(lián)盟1》,除了交代故事梗概,兩個小時的電影也只有幾十分鐘的戰(zhàn)斗能吸引人的目光,反正小生當初看不懂劇情的年齡看的時候會直接跳到后面看大結局,蠻爽的。
例如真男人從不回頭看爆炸,極限躲避,這些場面都能幾大的調動觀看者的情緒,讓人嘆為觀止。

所以小生的“連接法”第一步就是要構思那些能讓人一看就心顫的畫面,比如動漫中在眾人心灰意冷的情況下,主角冷冷的站了起來,刀鋒上寫滿不屈,在孤獨中與敵人同歸于盡。
然后,將其完善,比如主角是在什么情況下和敵人同歸于盡呢,一開始敵人又是如何占據(jù)上風,主角是事先加入還是后來趕到……
將其完善成一個小故事,或許這個小故事就是為了襯托出那一幕。
最后,就是連接,把你構思的數(shù)個完善的小故事逐一連接起來,排好先后順序,在按照發(fā)展的,主角的實力來歸分情景,以及在某個故事里主角是靠某種利器成功,那么之前就要把這個利器用一個巧合又不起眼的方式給主角,這樣更加自然,更加出乎意料。
當你剛開始連接完畢時,肯定會有諸多的不合理,首先這是正常情況,畢竟是把多方糅合在一起,那么就要根據(jù)大故事來取舍部分小故事,再改動某些情節(jié),以配合大體,這個方法比上面那個方法更加耗時,更多時間是花在后面的修改上,但是在同等寫作手法的情況下,看起來高潮迭起,還可以很好的激起人的情緒,引發(fā)共鳴。
? ? ? ? 第三個,也是最容易,最真實的寫小說的辦法,是“生長”法。
? ? ? ? ?所謂的生長法,是建立在每一個角色的情緒上,當構思小說事,先確立你要寫一個什么故事,之后不要管劇情,不要管大綱,構思出幾個你喜歡的角色,把這些角色,放到一個事件中,利用提前融入角色靈魂內的性格特點,當一件事發(fā)生后,不要想著主角會怎么做,反派會怎么做,而是想著主角是一個什么樣的人,這樣的人會怎么處理這件事,反派是一個樣的人,這樣的人會怎么處理這件事,讓角色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
? ? ? ? 這么寫小說的好處,是讓劇情更加的通順,更加的符合人性,讓讀者更有代入感,而不是只站在好和壞兩個極端的角度,因為人性是復雜的,拿小生本人舉例子,非常愛護環(huán)境的小生,在發(fā)泄情緒時偶爾也會忍不住折斷一兩根樹枝,內心比較自閉,偶爾也會對一兩個視頻口吐“芬芳”,小生一直堅信,一個人做的事情,必然和他的人生經歷有莫大的關聯(lián),如何讓讀者更有代入感,就是要更深化角色的內心,把角色當成人,讀者才會進入這個人的靈魂。
? ? ? ?今天就到這里,覺得有幫助的話不妨點個贊讓up知道,如果有別的妙招的話,不防在評論區(qū),讓大家知道還有什么好的寫小說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