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四周年】事到如今,總不可止步

除了小說以外的文體,都是我厭惡并且想回避的。我時常有許多想說的,但不將思想浸入小說內(nèi),我就難以準確表達。因此,我總是或不愿,或拖延,或拼湊著潦草完成文章。
與其說不知覺專欄已經(jīng)四周年,不如說自己竟然堅持著還寫了那么久。若是沒有人關注,我就會失去寫作的動力。即便無人鼓勵也能一直走下去的人斷然不可能是我。在沒有專欄的曾經(jīng),我一直混跡于貼吧中,多少也是掙了個臉熟,也有了幾個摯友。遺憾的是,那時我沒有明白一個道理,“不去維系的友人會離開,不去珍惜的讀者會消失”。于是,我失去了他們。
離開貼吧的那一段期間,我偶爾還會寫一點點東西,并不斷試圖找一個平臺,不僅僅是可以發(fā)布,而且,我希望能被看到,渴望得到更多的關注。也正是因此,注意到了嗶哩嗶哩的專欄。
最早發(fā)布的一篇專欄——《殺與被殺》,并非當時完成,而是被搬上去的舊作,一直至《安眠藥》才是新作。實際上其舊作是高中時完成的,可以算作當時的我最得意的作品。然后我將舊作從專欄里刪除了。
我在專欄里的作品,可以分為兩個時期:不知東方與了解東方。在不知東方為何物的時候,我寫小說總是喜歡更多描寫心理和精神層面,而且主角的行為通常不那么【道德】。不道德的典型,大概得數(shù)《喪尸道格》,遺憾的是暫時坑了,填坑日子隨緣。偶爾也會寫一兩個純粹的故事。若說非東方的作品里最令自己滿意的,必然是短篇小說——《我想回家》。
接觸東方以后,我就較少再寫東方同人以外的作品,將大部分的時間精力都花費在《文文。新聞》上。編寫《文文。新聞》是個意外,原本只是為了完成專欄日更挑戰(zhàn)而誕生的產(chǎn)物,沒想到一發(fā)不可收拾。盡管如此,最令自己滿意的,并非《文文。新聞》,而是《所熱愛的世界》。必須承認,每次的數(shù)據(jù)比較,《文文。新聞》都碾壓《所熱愛的世界》,但每次下筆所花費的精力,所思考的時間,《世界》都遠勝《新聞》。我有將自己的思想借小說表達的習慣,《世界》就是表達的窗口。明明是個大兔子狂熱粉,筆下卻總是鴉天狗。寫著寫著,對文文倒是起了別樣的情感。
無論如何,已經(jīng)借著專欄走到了這一步。與最初進入專欄時相比,終于有了超出個位數(shù)的讀者,找到了心愛的事物,結交了更多的友人,還有了令自己牽掛之人,可謂是寶貴的四年。事到如今,寫作的路途,總不可止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