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前不是對岸的安全期,港媒警告:小心八月的槍聲

作者:刺客
“支持臺灣獨立,就是對中國的最大懲罰”,這是美國聯邦眾議院所謂“中國工作小組”主席麥考爾,日前給總統(tǒng)特朗普的建議。因此,美國衛(wèi)生與公共衛(wèi)生部長阿扎,9日以“數十年來訪臺的美國最高級別官員”的身份,來到了臺灣,接受蔡當局的“膜拜”。
在很多國家都不愿意讓美國人入境的情況下,阿扎在臺灣卻享受著“太上皇”的待遇。他在沒有接受任何檢測、隔離措施的情況下,直接入境臺灣。蔡當局則通過為阿扎的到來大開綠燈,向外界展現出他們對美國奴顏婢膝的真本質。
事實上,阿扎此次抵臺,帶來的并不僅僅只是“美國病毒”的威脅,同時還是來撒播兩岸戰(zhàn)爭種子的。對此,香港中評社援引中國國民黨前主席洪秀柱的話,向蔡當局發(fā)出靈魂拷問,稱“臺灣的前途,兩岸的未來是給美國政客拿來做工具用的嗎”?
洪秀柱說得沒錯,蔡當局就是自甘墮落,充當美國政客對抗中國大陸的工具。從今年初中國大陸開始,蔡當局就將臺灣的未來緊緊地綁在美國的戰(zhàn)車上,充當美國遏制中國的爪牙,對中國大陸的兩岸政策展開瘋狂的挑釁。
蔡當局為了在獲取美國支持的同時,增強自身以武拒統(tǒng)的底氣,近年來瘋狂采購美國的天價武器。無論是“收割者”無人機,還是已經被美軍淘汰的“魚叉”反艦導彈,只要美國有要求,蔡當局就照單全收。據公開資料顯示,從2017年至今,臺灣在采購美國天價武器方面,已經耗費超過130億美元了。
特朗普在政治層面上對蔡當局的支持,既可以獲得豐厚的軍售利潤,同時也可利用臺海問題增加與中國對抗的籌碼。更重要的是,美國還不用在臺海問題上承擔任何的風險。但這相對于蔡當局來說,卻是一條通往覆滅深淵的不歸路。
國際輿論普遍認為,在11月3日美國大選之前,中國大陸不可能會對臺灣動手。原因就是,特朗普政府之所以在臺海問題上動作不斷,就是在挑唆臺當局突破大陸兩岸政策的底線,迫使北京對臺灣動手。
一旦北京這時候對臺灣動手,美國就有了更多炒作“中國帝國主義論”的資本,讓亞太地區(qū)陷入軍事對抗旋渦中,這種結果對特朗普的選情非常有利。所以,輿論認為,一旦中國這時候對臺灣動手,正好會落入特朗普的“圈套”。
蔡當局就是以這種輿論做為依據,認定在11月之前大陸不敢對臺灣動手,這才如此肆無忌憚地挑釁大陸的戰(zhàn)爭底線。不過,這僅僅只是蔡當局的一廂情愿而已,因為在領土主權問題的面前,北京是不會向任何勢力做出妥協(xié)的。
香港中評社報道稱,臺灣若是有11月之前是安全期的想法,將是一項極為危險的認知。該報道還援引澳大利亞前總理陸克文的話,警告臺當局“小心8月的槍聲”,陸克文的說法凸顯接下來的時局,什么都有可能發(fā)生。
陸克文之所以認為八月可能會響起槍聲,應該與之前臺媒有關“解放軍在8月舉行奪島登陸演習”的報道有關,因為島內媒體認為,解放軍有可能利用軍演“假戲真做”,趁機奪取東沙島。
雖然有大陸軍事專家認為,這時候對臺灣動手“不具備政治條件”。不過,中國大陸為了遏制島內臺獨勢力的囂張氣焰,選擇對臺灣一些外圍島嶼動手,也不是不可能的選項。大陸這種外科手術式的打擊,既能對蔡當局進行懲罰,同時也不至于給地區(qū)局勢造成多大的影響。
畢竟,近期臺獨勢力太過囂張,不懲罰一下是不行的。對此,中評社認為,臺灣現在最可怕的是,海峽波濤洶涌,但臺灣人在官方刻意營造的歌舞升平氣氛下,毫無危機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