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理一世的那些騷操作
?啟用威廉·勞德
1633年,威廉·勞德被任命為坎特伯雷大主教,他實施了一系列不得人心的改革。在十一年暴政期的頭一年英格蘭的局勢還是相對穩(wěn)定的,部分原因是比較嚴的中央集權(quán)。而且很多反對查理一世稅收政策和勞德宗教政策的人在1634年都隨格里芬號被流放到了美洲。

1633年,星室法庭完全取代了最高刑事法庭的地位,成為了實際上的用來對付宗教異端的最高法庭。
然而當查理一世試圖在蘇格蘭推行他的宗教政策時卻遇到了重重阻力。
?蘇格蘭人民起義(1637—1640)
1637年,查理一世在未與蘇格蘭議會和教會協(xié)商下,命令在蘇格蘭啟用新的祈禱書,內(nèi)容幾乎和英格蘭用的公禱書一模一樣。雖然此舉獲得了蘇格蘭主教的支持,但卻招致了蘇格蘭長老會的抵觸(長老會認為,啟用新的祈禱書是要把英國國教引入蘇格蘭)。
1637年,當蘇格蘭教會第一次根據(jù)新的祈禱書進行圣禮的時候,民眾的抵觸情緒開始滋生,他們以《民族誓約》的形式動員那些心懷不滿的貴族。
1638年,在蘇格蘭教會公投大會上,決定廢黜由蘇格蘭大主教領(lǐng)導(dǎo)的政府,取而代之的是由長老會建立的新政府,查理一世則認為這是對他權(quán)威的公開挑釁和背叛。
■第一次主教戰(zhàn)爭
1639年,第一次主教戰(zhàn)爭開始了,查理一世并未通過議會籌措戰(zhàn)爭經(jīng)費,而是動用了自己的私人武裝。但實際上,查理的軍隊并沒有真正和蘇格蘭軍交鋒,因為查理認為他的部隊寡不敵眾,會被輕易擊潰。

1639年,《貝里克條約》簽訂,在條約中查理一世重新獲得了蘇格蘭,并且取消了長老會的臨時政府,但他也做出了足以改變局勢的讓步——蘇格蘭議會和蘇格蘭教會公投大會都得以保留。
■尋求西班牙外援失敗
雖然在第一次主教戰(zhàn)爭中查理一世通過簽署條約重新獲得了蘇格蘭,但在軍事層面上只能算失敗。于是查理決定從西班牙獲得經(jīng)濟支援,然而荷蘭艦隊在離肯特郡海岸外不遠的地方摧毀了西班牙和英格蘭的運輸船隊。
■擢升斯特拉福德伯爵
1640年1月,第一代斯特拉福德伯爵托馬斯·溫特沃斯升任愛爾蘭總督,他與勞德一起漸漸成為了查理一世的得力助手。他推行“一攬子政策來支持絕對君主制。
雖然一開始斯特拉福德伯爵并不支持國王,甚至是國王的主要的批評者,但是1628年他還是背叛到了王室陣營(部分原因是白金漢公爵的游說),并且負責(zé)查理一世的大部分國家事務(wù)。

托馬斯手中有一只強大的愛爾蘭軍隊來支持國王和日漸衰弱的愛爾蘭國會,特別是來自舊英格蘭的國會議員們 。托馬斯有他自己的一套方法,可以獨立地從3個王國(英格蘭,愛爾蘭和蘇格蘭)獲得收入和組織軍隊。
?短期議會(1640年4月13日—5月5日)只存在三個多星期。
當蘇格蘭軍隊攻入英格蘭后,在財政上陷入困境的查理一世為獲得鎮(zhèn)壓蘇格蘭起義所必需的巨額款項,被迫召集閉會長達11年之久的議會。
約翰·皮姆、約翰·漢普登等反對派被選進議會。當查理一世要求撥款和征收新稅時,反對派議員不但予以拒絕,而且要求懲辦國王寵臣斯特拉福德伯爵,保障議會的各項權(quán)利,終止政府的暴政。

5月5日,查理一世專橫地將短期議會解散。
?平叛蘇格蘭叛亂
1640年9月,蘇格蘭國會宣布自治,并且在詹姆斯·格雷姆的率領(lǐng)下轉(zhuǎn)移到了諾森伯蘭郡,斯特拉福德伯爵遂被派往北部指揮英格蘭軍隊平叛。
在蘇格蘭的軍隊中,有很多都是三十年戰(zhàn)爭中的退伍老兵,作戰(zhàn)經(jīng)驗豐富。 斯特拉福德伯爵揮軍北上,一路上未遇任何抵抗,兩軍最終決戰(zhàn)于紐伯恩,史上成為紐伯恩之戰(zhàn)。
蘇格蘭軍攻陷紐卡斯爾,從而切斷了英格蘭軍隊的煤炭補給。在這種關(guān)鍵的時刻,斯特拉福德卻患了痛風(fēng)和痢疾,于是英格蘭的大部分軍隊只能停滯在約克,進不能進,又不能退,更無法組織起有效的反擊。
9月24日,查理一世不同尋常地召開了貴族大理事會(每個貴族都要參加的古老議會),貴族大理事會建議國王與蘇格蘭議和并重新召開國會。

查理一世遂于1640年10月與蘇格蘭簽署了恥辱的《瑞彭條約》,這是個臨時停戰(zhàn)條約,條約規(guī)定蘇格蘭繼續(xù)占領(lǐng)諾森伯蘭和達勒姆,在恢復(fù)和平以及英格蘭議會重新召開前,國王每天付給蘇格蘭軍850英鎊(英格蘭議會重新召開以后所面臨的第一個問題就是如何籌款支付給蘇格蘭)
?長期議會(1640年11月—1653年4月),長達13年之久。1653年被克倫威爾解散。
長期議會的召開是英國資產(chǎn)階級革命開始的標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