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什么決定了孩子的命運?

大家好,我是大壯哥。今天繼續(xù)和大家聊孩子教育和發(fā)展的問題。在開篇,大壯哥先提出這個問題,到底是什么決定了孩子未來的發(fā)展、決定孩子的前途。
有的人說是孩子的智商,有的說是家庭條件,有的說孩子的受教育水平,等等等等先天因素、后天因素不一而足。
大壯哥今天拋出一個觀點,和各位家長探討交流,大壯哥認為是父母的言傳身教覺得了孩子的發(fā)展方向,對孩子一生可以說是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很多家長可能會反駁,但是可以聽一聽我的理由,也許會對你們?nèi)绾谓逃⒆?,有一些啟發(fā)。

通過專家的研究,孩子的道德認知發(fā)展有這樣兩階段,那么如何在不同階段,用不同的語言去教育孩子就尤為重要。明白這個道理的父母,一定會用恰當?shù)恼Z言去和不同年齡階段的孩子交流,讓孩子能夠聽懂并給予正確的反饋。

對于孩子來說,家長行為和語言,是他們模仿和踐行的對象,家長的言行會對孩子產(chǎn)生深遠的影響。這種影響也將伴隨孩子終身,之所以有好的孩子,就是因為家長足夠優(yōu)秀,有著更切合實際的教育方式和溝通交流方式。
那么怎么才是用切合實際的言語去引導(dǎo)與教育孩子呢?
引導(dǎo)為主,避免嘲諷責備
棍棒底下出孝子、打是親罵是愛、小樹不修不直溜,相信這些俗語家長都耳熟能詳,家長覺得對孩子的打罵是愛之深責之切,但是殊不知這樣的行為就行一把鋒利的匕首,一次次刺痛孩子幼小的心靈。
這樣嚴厲的責罰式教育,讓孩子不斷否定自我、懷疑自我,很多家長根本沒有意識到這樣的教育方式會對孩子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產(chǎn)生多大的影響。
大壯哥想說,相比較一味的責罰,家長更多應(yīng)該給予孩子鼓勵,讓孩子有勇氣去面對困難,有勇氣去承擔責任。

換位思考,客觀表達
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時,總是滔滔不絕,講各種大道理,孩子可能因為聽不懂,可能因為聽 太多覺得煩,反而變得更加叛逆、更加不聽話。實際上,家長與其長篇大論的去教訓(xùn)孩子,還不如教會孩子換位思考。
換位思考,就是站在他人的角度去考慮問題。家長要能夠體諒孩子的心理,孩子明白換位思考之后,自然也會明白家長的苦心。孩子掌握了這個技能,在很多方面,都能夠應(yīng)付自如,變得更加的理性,開朗。
當孩子能夠換位思考自后,家長想要幫助孩子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就必須要站在客觀公正的角度,只有保持中立的態(tài)度,才能更好地幫助孩子分析問題,從而解決問題。

最后,大壯哥提醒各位家長,你們的言行就是家庭教育中的示范,有智慧的父母不會讓自己的行為方式影響孩子的健全發(fā)展。
本文由親子生活大壯哥原創(chuàng),歡迎關(guān)注,帶你一起長知識!關(guān)注作者,轉(zhuǎn)發(fā)點評點贊收藏有價值的資訊?。?!

本文使用 文章同步助手 同步